時下,有車族越來越多,奔馳、寶馬等名車隨處可見。隨之而來的是嗅覺敏銳的市場,為這些“轎車族”精心準備了豐富的附屬品,而各種各樣造型奇特、富有情趣的車用香水卻常常被車主當作新車除味必備之品,但令人意外的是:本應除臭的香水竟讓車內的人頭暈、惡心……
難聞的“香水” 家住九二路的張先生開著一家小店鋪,生意不錯。近日,為了能夠天天接送在服裝廠上班的“老婆大人”,他買了一輛“經濟型”的奇瑞QQ,可一瓶小小的香水卻讓張先生的好意變成“驢肝肺”。
和新裝修的房子一樣,新買的車內也有些異味。相對于男人來說,女人的嗅覺是敏銳的,于是,張先生在老婆多日的抱怨和催促下,在洗車店買了一瓶香水擺放在車前方的臺面上。可沒過幾天,張先生和老婆就發現不對勁了,原來,車內的味道好像怪怪的,似乎很香,但又能隱約聞到車內其他塑膠的味道。“總之,讓人覺得胸悶、頭暈,非常難受”。后來,張先生干脆將香水丟棄不用,“本來想把車弄得香點,沒想到卻是這樣,最后干脆丟掉算了”。
“洋香水”充斥市場
記者近日走訪了我市一些汽車用品商店和洗車店。琳瑯滿目且價格不菲的香水令人目不暇接,可仔細一瞧,記者發現,五彩斑斕的包裝上充斥了各國文字,除了一部分車用香水比較正規外,其他的很難找到“廠名、廠址、品名”齊全的商品,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則更難找到。
猶如“天書”的香水說明讓記者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意思,即使是店員也不清楚。“上面寫著什么,你知道嗎?”“哪里知道都是外文,我們怎么看得懂”。記者于是問售貨員要是香水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沒有電話怎么找廠家,售貨員拿著香水看了半天,最后說:“現在的車用香水大多是國外和國內合作的,出了問題應該找廠家嘛。不過,只要你使用得當,是不會出問題的。”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汽車美容店。經銷商表示:“車用香水全是這樣的,不是日文就是韓文,也有英文的”“買的人一般不看這些的,喜歡味道就行了”。
沒有標準欲管無門
記者就調查結果詢問了市質監局、工商部門、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結果顯示,目前車用香水幾乎沒人管。質監部門表示,車用香水并不是通常所說的化妝品中的“香水”,在我國還沒有專門的工業生產標準,質量好與不好、產品過不過硬很難定性,也正因為沒有標準,有關部門很難去查。
工商部門表示,從產品角度出發,沒有標準很難說明產品有問題,即使發現有問題,其追究過程也比較復雜。而普通化妝品中的“香水”,一旦發現是假貨,立馬可以查封、追究責任。
環保部門則表示,沒有生產標準,沒有監管、檢驗部門的監督,誰敢保證車用香水沒問題?況且,市面上的車用香水大部分都是比較低檔的化學合成品,除了有些香味之外,很容易造成車內空氣污染(也是常說的“二次污染”)。該部門提醒,廣大車主最好用有出廠日期、使用期限、廠家名稱、中文說明都非常清楚的香水,并建議車主去比較大的汽車特約經銷點或者大型汽車美容店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