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儀與網絡結合已經不再是什么新鮮事,而作為國際頂級導航設備生產制造廠商之一的TomTom與其他生產廠家相比,其產品與電腦互連也許最為頻繁,因為TomTom HOME可以讓用戶在自己的計算機上完成從線上到線下的信息傳遞,讓導航生活更加富有樂趣。而日前,TomTom正式對外宣布,將與Google Maps協作共同開發新功能,以使得TomTom導航儀用戶可以直接在Google Maps上搜索并下載商業地址到自己的導航設備上進行導航,讓這一功能更加完善。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在GPS導航與LBS未來的美好前景下,全球重要GPS廠商都著緊對地圖公司的爭奪,因為用戶對地圖數據的更新不僅對地圖公司有利,更能提升其產品的品質,賦利用戶,因此TomTom收購了全球兩大地圖公司之一:T.A.。而在爭奪過程中還為TomTom、Garmin等世界大廠又開辟了一個更加驚險的戰場,從不久前兩家爭奪戰可見一斑,而為了公司更好的發展,這場充滿危機的“地圖廠商爭奪戰”并未結束。為了保證自身優勢,攜手Google開發新功能應該屬于TomTom戰略布局,不難想象,兩家不同領域巨頭的結合將使導航儀在網絡共享領域功能再做突破,還可能衍生出一系列新功能。
據稱,此次研發新功能實現后,TomTom設備的用戶在Google Maps的某個地點上點擊“發送地點到導航儀”后,信息就被發送到TomTom的服務器上,而用戶可以在自己電腦上使用TomTom HOME軟件將信息存儲到自己的設備上,完成從線上到線下的信息傳遞。其實很多國外TomTom使用者早就已經在這樣互享地圖等資訊了,不過有了Google Maps,信息傳遞變的更加方便。估計這項功能僅僅是兩家巨頭戰略合作的開始,以后應該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驚喜。
在這里,大家不得不注意我國國內目前對于地理信息的政策,目前國內地理信息的采集必須由專業、具有資質的生產商完成,并通過相關部門審查后才允許發布。而作為依靠地圖互動功能作為賣點的TomTom導航產品在目前國內形勢下大大減少了其產品競爭力度,估計這也是TomTom一直沒有開發中國市場原因之一。
隨著國內GPS市場的快速膨脹,國內GPS應用向世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一樣已經趨向于多樣化、人性化,而面對GPS導航與LBS結合大趨勢下,如果相關部門對于地理信息限制不做相關調整的話將在一定程度上束縛整個導航產業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放寬政策以滿足人們對導航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變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