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進氣系統品牌,SIMOTA產品有著其獨特的性能,而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以說是其緊貼國內車型推出的速度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在這點上,許多國內的代理商均沒有這樣去完成R&D流程。SIMOTA除了擁有品種齊全的原裝對應位置風隔以外,他們的進氣更是深入民心,而且對應車型廣泛,而且大部分車型均會采用碳纖維材質作為集氣箱的材料,無論美觀度還是實用性都是相當不錯的。國內的TIIDA可以說是國內的當紅家庭小車,合理的價格、寬敞的內部空間、同級中較為出色的操控,當然還有那臺HR16DE引擎,都是一個不俗的改裝料子,看看全國房車錦標賽上的TIIDA就知道其實力著實非凡。有鑒于目前國內改裝TIIDA的用品尚算不足的大環境下,SIMOTA專門針對國內的1.6開發了一套專用的進氣系統以之對應。

TIIDA的引擎艙內部較為緊湊,引擎采用前進后排的布局,可有效降低進氣溫度,令進入汽缸內的空氣密度更高。原裝的進氣系統采用塑料制品,風箱位于左方電池的后方,再通過橫管接駁節氣門,整體設計以緊湊為主導,但唯一不足的是編排過密,而且折轉位置較多,雖說是為了營造豐盈的低轉扭力的,但對于中段以后的動力輸出并無太大的幫助。SIMOTA產品針對這個不足,非常直接地取消了原來的整段進氣系統,整臺產品由一個集氣箱、冬菇型纖維風隔、一段63mm鋁合金管道(帶空氣流量計安裝位)、90度硅基彎頭組成,令進氣效果非常直接。

集氣箱的安裝,底部開孔避開了水箱蓋位置。
90度硅基管材直接接駁63mm管道。
SIMOTA的風隔產品一般喜歡使用藍色作為統一形象的代表,此次提供給無敵網進行測試的產品也是秉承了一貫風格。藍色的錐形冬菇頭采用纖維材質,最特別的地方是其一體化成形的工藝,與其他制作方式不同,一體化成型的產品可以有效抵抗高流量時,因為空氣高速流動而產生的吸力,整個造型不會出現大幅的變形,從而令進氣效果得到保證,而且SIMOTA的風隔進行過高溫耐久測試,在500度的高溫環境下仍能堅實如初,甚至膠底襯托也沒有脫落,而同場測試的其他品牌則慘不忍睹。

被測試的風隔原來是給臺灣及美版MR18DE引擎使用的,
經過試用后,同樣適合國內的HR16DE引擎使用。
管材采用鋁合金制作,也刻意制作了放置空氣滲漏的防漏位置,考慮得很周到。
這套系統令進氣系統的“奇經六脈”被完全打通,與原裝進氣系統相比,SIMOTA這套系統在中高轉的反應可謂相當直接,沒有了“漫長”的管道制約,空氣通過過濾后便直接進入節氣門及氣缸,油門反應更為直接,試車時刻意嘗試連續點擊油門,每次下腳的反應都比原來直接不少,特別是3000轉以后,感覺到一踩即有的響應性。整體反應令人滿意,不過最后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過渡管道的直徑略大,畢竟國內目前的TIIDA還只是1.6升的排氣量,相對于國外的1.8升,近200cc的差距會有一點不同,管徑大,雖然流通量足夠,有利于高轉時的空氣補充,但同時也會導致低轉時吸力不足,實際試車下,明顯感覺低轉扭力有所削弱,平穩起步下轉速要稍微提高幾百轉。不過這只是試驗品,據廠家表示,日后批量進入國內的產品,將會全部更換為60mm的管材,相信對于低扭的幫助會有明顯的區別。
經過近兩個多月的測試,雖然這套產品是供應國外1.8車型的,但表現出來的進氣效果非常值得稱道,特別是筆者的TIIDA已經進行過徹底的排氣系統改造,進氣、排氣這一對相互依托的關系,令C11的表現更為活躍,雖然低轉扭力稍有不濟,但仍在可接受范圍內,日常行車并沒有太多的負擔。另外一方面,中高轉下,整體反應甚為出色,這點令筆者甚為欣賞。如果以10分作為滿分為產品打分的話,筆者給8分,失分部分是低扭和外觀,低扭之前已經作過解釋,外觀部分失分的原因是防碳纖維紋理的塑料集風箱外殼,感覺上不了檔次,跟實際優秀的進氣效果不成統一,如果價格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換成稍大的碳纖維產品,那將會更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