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轎車在國內的普及,汽車的質量也越來越高,所以質量的好壞已不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問題。從實際的抽樣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部分消費者認同的影響購車因素排名依次是:價格、使用成本、性能/品質、服務、品牌等。可見,汽車消費觀念逐漸成熟的國內消費者已將購車決策的重點逐漸向油耗等日常使用成本方面傾斜。
以時下家轎主力中級車市場為例,10數款產品在價位相當的條件下配置基本相似。盡管如此,各車型的銷售業績并不盡相同。經過多年市場檢驗且具有較高燃油經濟性的福美來則受到市場的一路追捧,在眾多同級車型中最為家庭消費者青睞。
日前記者在海馬東達店采訪時,一位正在提車的消費者說道:“同樣價位的車型很多,不過我還是選福美來,因為它省油。我一個調往北京總公司的同事年初參加海馬的日常油耗測試,在北京這種經常堵車的路面上,1.8自動檔的車百公里才8個左右的油,如果以后油價繼續上漲再加上費改稅,能省不少錢。”
從去年到今年,國內汽油價格只升不降,直接影響市場對汽車排量、油耗的關注。據調查顯示,油耗在消費者買車的決定因素中按價位區分,15萬元以下排第二位,15萬到20萬元排第四位。而20萬元以下汽車的銷售占有市場近80%的份額,隨著家用轎車的普及和消費者的日益成熟,低油耗和價格一樣有很大的現實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