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去鄉下,鄉間道路崎嶇狹窄,凹凸不平,免不了托底。聽到托底時的“咔嚓”聲音,心情緊張。托底最易損壞愛車,在偏僻的鄉下,修理救援是件很困難的事,不像城里,大不了叫上拖車往修理廠一拖了事。我的車也托過底,幸好沒事。所以決定裝一引擎護板,以防萬一。在網上潛水很久,了解各種護板情況,現總結如下。
護板主要有兩大類: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
非金屬材料護板重量輕,無共振噪聲。主要作用是防塵,對托底幾乎無保護作用。主要發現兩種,一種是原廠原配的,福克斯2.0的車安裝,象是一種高分子材料制成,與底盤安裝配合良好,安裝后離地間隙減少約3CM,價格約700元。另一種是網上銷售的樹脂護板,主要情況與原廠配的類同。
金屬材料護板主要有錳鋼、45號鋼、鋁鎂合金等,價格約400元,安裝后離地間隙減少約5CM,其中鋁鎂合金護板較輕。
托底往往發生在一瞬間。輕微拖底察覺時車已過去了,只留下“咔嚓”的聲音,大部分是這種輕微拖底,因為對路面凹凸判斷不準。嚴重拖地時,車速也會較慢,因為此時路況肯定很差,會很小心。此時只要護板強度大,感覺托底時及時停車后退,仍不會損壞底盤。
所以,個人認為質量較好的鋼護板(厚度大于2MM、恰當的起加強剛度的折邊、安裝尺寸吻合)在托底時比非金屬護板要好些。金屬護板的韌度和剛度好,不會碎裂,能及時將托底力分散到四周;托底時發出的聲音響亮,能及時發現;鋼的硬度較大,有時還能將石頭壓碎;發現托底后退時,因為鋼與石頭的摩擦力小,易于退出,不會割裂護板。
當然,對油底殼最好的保護就是不要拖底,遇到可能拖底的路況時,乘員全部下車,減少載荷,增加底盤高度。
我選擇的是一種鋼護板,有幾次小的拖底,無礙。但也發現了問題,一是鋼護板是按底盤最低處設計的,這樣相當于將底盤整體下降了一個高度,如果路面局部有一個較大石頭,原來能通過,現在卻不能通過了;二是福克斯的手動變速箱比自動擋的大(見下圖),而護板設計是兼容的。
于是我決定自己設計做一塊護板,量體裁衣。首先是測繪,正好單位有一個修車坑,將車停在修車坑上,拆下鋼護板,底盤凹凸不平,不好測繪,只好將廣告紙粘在底盤上,拓印后測繪。然后對幾個關鍵數據實測,進行修正。圖紙見后。材料則準備采用2MM不銹鋼板。這樣護板隨著底盤高低起伏,通過性會好些,而且安裝后底盤只會降低1.5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