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的操控能力早已被眾多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此次測試的M6是由玩家自行操刀改裝,操控更上層樓。
MAZDA 6
M6的操控能力是有口皆碑的,改裝后更是如虎添翼;原本運動化的內飾設計在一對RECARO桶形座椅的襯托下限的更有跑味,而且所有改裝件的安裝手工都非常精細;阿峰對現時的動力仍不滿意,正籌劃為M6加裝渦輪增壓器、更換頭至中段排氣管及輕量化碳纖維的機頭蓋等,相信到時的動力表現會更加出色。
阿峰對現時的動力仍不滿意,正籌劃為M6加裝渦輪增壓器、更換頭至中段排氣管及輕量化碳纖維的機頭蓋等!!
MAZDA6(后簡稱M6)推出以來,以它優異的操 控能力及“兇猛”的外形,得到不少性能車迷的追捧,然而一些發燒級的車迷對它的現狀仍不滿足,就像車主阿聰一樣,特意找來“師傅”吳子峰對其操控能力作進一步提升。M6推出的時間并不長,改裝M6也就更為罕見,所以本刊特意向阿聰借來改裝的M6,希望它能給喜歡M6和打算改裝M6的車主作參考。
由于M6在國產車中屬于全球同步車型,且推出市場的時間并不長,所以市面上M6的改裝件極為鮮見。為此,有多年玩車及改車經驗的阿峰特意多次前往香港尋寶,為愛車尋找合適的改裝配件,然后再回深圳親手改裝。
操控,改裝要務
見到改裝M6后,整個人立即被一股極強的霸氣包圍了,原本運動型的車身在黑色的外殼和17英寸五輻式輪圈及扁平跑胎的襯托下,給人的視覺沖擊極為強烈。其實M6的很多設計靈感都是來自MAZDA轉子發動機跑車RX-8,所以無論是從外形和內飾都不難看到很多RX-8的影子,加上優秀的操控能力,成為車迷的追捧對象也就理所當然的了。
試車前與阿峰的交談過程,讓我對這個認識已久的老朋友又有了新的認識,以前只知道他是一個極為重視速度的性能車迷,可現在從M6的改裝不難看出他原來對操控要求更甚;其實他的這些改變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操控是改裝的首要任務,其次才是動力與外觀,這是《改裝與四驅》全體編輯和我的共同認識,也是最正確不過的改裝觀念。阿峰與我們的觀點完全一致:“有些人只是注重動力性能的提升,而對操控性能的提升則相對忽視,這樣的結果導致車輛的安全性大大降低,而且在擁擠的市區也沒有任何用武之地;反觀,如果操控性能有良好的表現,即使是威姿、北斗星、哈飛賽馬般的小車也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這點我們在多次盤山公路的走跑中也得到了印證。"而在眾多車型中,阿峰最鐘情的就是他自己的MAZDA. MX-5,光是在改裝上就已經花了10多萬元,后驅車的轉向過度特性,也可讓他盡情地發揮“甩尾”過彎的技術。
改裝,操控提升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這輛M6的改裝重點在于操控性能,而操控性能的主要改動則是對懸掛、輪胎抓地力、剎車及車身剛性的提升。針對這些,阿峰特意為M6挑選了HKS出品的HI-PER MAX LS+ 30段阻尼調校的攪牙避震套裝,而且把2支后避震的阻尼系數調到最硬,這樣車輛在過彎時車身的安定程度會大幅提升,而且會使前輪驅動的M6,在過彎時有少許甩尾的特性(他本人對于“漂移”過彎有極大的興趣)。SPARCO的17英寸鍛造鋁合金輪圈加上TOYO TRAMPIO. 225/45R17半熱熔輪胎就成為優良懸掛的最佳拍擋。特別是在輪胎達到工作溫度后,出奇強的抓地力讓人信服。另外為使車輛有更好的減速距離,阿峰為M6選用了一套來自MAZDA經典轉子引擎跑車 RX-7的原裝四活塞前剎車卡鉗,并使用了0-500度的ENDLESS . SSS剎車皮,加之APP. DOT4專業級剎車油,剎車表現伶俐。
阿峰說:“其實在操控改裝中,最可惜的就是仍沒找到合適的車架剛性提升產品,如前后底架等,所以一旦激烈過彎,強化的避震及輪胎就使得車架的剛性顯得有些不足。”
動力,適度提升
由于原裝車已有160匹的馬力輸出,城市使用已足夠,所以阿峰暫時沒有對發動機作大幅改裝,只是簡單地加裝了APEXI的燃油追加器,來對燃油量作一定的調校,并由加裝的APEXI RSM. SPEED. MASTER來測量調校后的加速及極速成績,值得一提的是,APEXI的燃油追加器是SAFC紀念版,全球只有500個(看來阿峰把它弄到手必定花了一番功夫!)。其它如高流量濾芯、排氣管、火花塞的更換也都是發動機改裝的基本動作,另外考慮到車輛可能會長時間高轉速運作,他還為M6特別安裝了SARD機油透氣壺及CUSCO. 1.3BAR水箱蓋,來提高機油運轉性能和水箱水的沸點。在實際加速測試時8.86秒的0-100km/h加速時間,對于只是輕度改裝,而且使用225寬胎的自動擋M6來說已經算理想的了。
山路,用武之地
M6不僅造型誘人,原本運動風格的內飾,換上的一對RECARO桶型座椅后,使駕駛者極具征服速度的欲望,坐上駕駛座后,便不自覺地想要探索它的極限。在操控層面上,M6的前雙叉臂式獨立懸架和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搭配防傾桿設計,在HKS高阻尼系數的減震筒及硬彈簧的輔助下,路感回饋直接、硬朗,操控表現非常鮮明。
試車當天,天氣非常炎熱,不算寬敞的街道,在烈焰中更顯擁擠,我們僅能細細咀嚼M6的低速表現。好在“兇狠”的車身,在繁忙的街頭上捕捉了不少路人注目的眼神,讓我們可以愉快的度過這漫長的等待。改裝后M6的底盤回饋硬朗,駕駛者只要雙手緊握方向盤,便可感受到那股濃郁的運動風格,不過為了營造直接的駕乘感受,也犧牲了部份乘坐舒適性,所幸市內顛簸路段不多,在鬧區緩慢前進,乘坐感受并無太多不適之處。
由于車流量較大,M6優異的操控性能無法于市區獲得施展,我們一行就來到以彎多著稱的梧桐山盤山公路試其身手,因為連續的急彎山路,對底盤穩定性構成極大的考驗。好在試車當日山路上的車輛并不太多,車速得以提高,高速換道時無明顯側傾或晃動產生。山路高速駕駛相當危險,但卻更能凸顯車輛的穩定性。改裝后的M6操控穩定性令人激賞,100km/h左右通過小于90度的彎道時,以+/-擋模式將三擋退至二擋,在剎車的配合下,將車速降至80km/h左右殺入彎心,輪胎的抗議聲伴隨著轉向過度的出現,不過仍無失控之虞,只要略將方向盤反打,即可回到正確的行進路線;連續幾個急彎下來,輪胎的工作溫度似乎已達到最佳狀態,更高速過彎時,輪胎的抗議聲和轉向過度的現象明顯減輕(這也是半熱熔輪胎的一大特點)。此時M6的真正功力開始顯現,高速過彎車輛的穩定性和循跡性表現得非常出色,入彎時的車速不斷提升,而且過彎角度極易控制,當來到彎心時順勢轉入內道,然后加油出彎,懸掛的支撐恰到好處,側傾仍不明顯,車身的穩定性超乎我的想象;在入彎前遇上突然過線的車輛,剎車系統表現出色,正好發揮犀利的制動性能,重踩剎車踏板,減速過程迅速且穩定,可輕易閃避危險。我們測得34.72米的100km/h-0剎車距離,也說明改裝后的剎車能力的確比以前強了不少。在卓越操控能力下,這輛M6可說是如虎添翼,給予駕駛者非常好的信賴感!
輪胎的抗議聲伴隨著些許的轉向過度,不過仍無失控之虞,只需略反打方向,即可回到正確的行進路線。
嚴禁暴走,斯文駕駛
最近本刊連續測試了數輛激情改裝的戰車,從市場和個人愛好的角度看,這當然是好事,因為這證明了汽車改裝已逐漸被常人接受,汽車改裝業也隨之逐步走入正軌,但如果這些改裝“怪獸”在街道上肆意狂飆,對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這里本刊也奉勸各位車迷,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在街道上開車還是要遵守交通規則。
MAZDA 6 改裝明細表
PIAA白光車頭燈炮 RAZO波棍頭
SARD機油透氣壺 CUSCO 1.3BAR水箱蓋
NGK 7度銥金屬火花塞
MAZDA. SPEED高流量空氣濾芯
MOCAL OIL-COOLER變速箱油冷卻器
APEXI RSM SPEED MASTER車速監測表
APEXI SAFC紀念版燃油追加器
RECARO桶形座椅 RACING尾段排氣管
MAZDA RX-7的四活塞前剎車卡鉗
ENDLESS SSS 0-500度高溫剎車皮
HKS HIPER MAX LS+ 30段阻尼調校前后避震
SPARCO 17英寸鍛造鋁合金輪圈
TOYO TRAMPIO 225/45R 17輪胎
性能數據
0-100km/h 8.86秒
0-400米 16.91秒
100km/h-0 34.72米
RX-8小檔案
發動機 Renesis雙轉子6氣門發動機排量 654毫升×2
最大功率 183kw(250馬力)/8500rpm
最大扭矩 220Nm/5500rpm 驅動型式 前置發動機后輪驅動
轉向機構 齒條齒輪式動力轉向
變速器 5檔手動變速或4檔自動變速(附帶+/-手動變速模式)
懸掛系統 (前)鋁制雙搖臂式獨立懸架,
減振筒、螺旋彈簧、橫向穩定桿
(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減振筒、螺旋彈簧、橫向穩定桿
制動形式(前輪)通風盤式 (后輪)通風盤式
車身型式 4門5座3廂式 軸距 2700毫米
車身尺寸(長)4435×(寬)1770×(高)1340毫米
輪距 (前輪/后輪)1500毫米/1505毫米 重量 1340公斤
M6的很多設計靈感都是來自MAZDA轉子發動機跑車RX-8,所以無論是從外形和內飾都不難看到很多RX-8的影子,加上優秀的操控能力,成為車迷的追捧對象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