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汽車在國內的形象一向是穩重端莊,可能因為A6太受歡迎吧,“四環標志就是行政車”的觀念存在于很多人的心目中。但并非牢不可破,自從國內推出了代號8E的新A4以來,其高超的運動性能被一再傳頌,改裝界的能見度也非常高。但AUDI的所有車系里,最運動化的其實應該是TT,天生就擁有一副跑車外表,雖然其底盤與國內常見的BORA、GOLF甚至BEETLE同出一轍,但經過工程師們的巧手調教,駕駛起來好像跟兄弟們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或者也是它的生命力可以從1998年延續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改裝TT在國外可以說是家常便飯,如同那些名聲在外的SKYLINE、GTI等名車,好像天生出來就是一臺為了改裝而生存的汽車。TT(車架代號8N)最早發表于1995年的法蘭克福車展上,三年后的1998年正式推出市面,其引擎選擇嚴格上來說有兩種排量、四種選擇,頂級的是250匹的3.2 VR6型號,接著是225匹的四驅(QUATTRO)型號,使用一臺代號APX的1.8T高增壓引擎;接著是一臺與后期版GOLF GTI相同設定的代號AJQ的1.8T低增壓引擎;最后則是一臺只供應個別市場的150匹型號,而且據聞還有自動波選擇,但筆者未曾見過,在此也不作他論了。
車主Andy也是一個改裝愛好者,對于汽車改裝也有獨到之處。例如選擇前驅版的TT,主要是因為覺得既然該車與QUATTRO是使用同一副引擎,只是渦輪增壓系統方面有出入和多了四驅系統外,基本上并不那么適合日常形式,前驅有前驅的好處,起碼對駕駛技術的要求不用太高,不是激烈行走的話已足夠應付,再加上兩者間的價格相差太大,如果可以的話將差價用于改裝提升,在動力輸出上,FF不會輸給QUATTRO型號。于是Andy就開始改裝他的愛車了......
外觀上,很多TT車主都首先會考慮德國的ABT,因為他們曾經使用TT參加過DTM(德國房車賽),但車主并不喜歡太大路的貨色,經過長期尋找后,找到了一家香港的外觀產品廠:OSIR。這個改裝品牌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它是一家暫時只改裝TT的公司,自行開發空力套件和內飾等,而且產品因為貨真價實而遠銷國外市場,Andy這套外觀件就出自他們的手筆,當中便包括了頭唇和尾翼兩個部分,雖然還有前葉子板等,但因為太過張揚而作罷。
動力系統的改裝上,車主選擇了來自英國的REVO TECHNIK出品的行車電腦。起初,因為工作上的原因,Andy曾問過筆者這臺車的電腦部分如何改裝,但筆者才疏學淺,只能推薦了一些較為大路的品牌,例如OETTINGER、MTM之類的,但后來知道獲知車主選擇了REVO的產品后,竟然還有些迷惑和懷疑,這套電腦升級系統真的不出名喔!但經過一途短程試車后,發現這套電腦真的有其獨到之處,1.8T的引擎以低轉扭力強和線性出名,雖然REVO電腦程式寫入后會令最大扭力延遲至3650轉(原裝2900轉),但最大馬力點則稍微提前了50轉便產生,但這一加一減造就了各檔位間可以更緊密的銜接,特別是二、三檔之間的加速反應更是令人難忘,再者因為馬力從2500轉左右開始與原裝引擎產生分野,所以在渦輪開啟后,轉速提升得比原裝更快,力度更為扣人心弦,市區形式一般在4000至4500轉之間換檔是最有動感的。
后記:車主Andy在拍照前的一天才改上了電腦系統(STAGE 1),但他表示效果是不錯,但只是輕微提升了30匹左右的馬力,沒有想象般具有強烈的加速感,所以再過幾天將再升級為STAGE 2版本,馬力數字將提升至260匹左右!但其考慮的還有更多,始終馬力大幅提升后,引擎艙內很多部件都要更換,例如進氣管道、中冷器等等,正所謂牽一發動全身,改裝就是這樣,馬力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