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張的外型、轟鳴的排氣管……汽車改裝已吸引越來越多的有車一族。這兩天在世貿商城舉行的上海第二屆國際汽車改裝博覽會上,眾多超級改裝車的到來,讓車迷們過了把癮。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時下追求個性的車主越來越多,汽車改裝很風行。但不少車主改裝汽車時往往選擇路邊小店“操刀”,不僅合法性難以保證,也埋下了安全隱患。而有的車迷盲目追求個性導致違規改裝,年檢時不能通過再被迫改回原樣,白白浪費財力和精力。
按照相關規定,嚴禁個人擅自改變機動車已登記的結構、構造或特征,包括機動車的動力、燈光、操作、尾氣排放、冷卻、制動、消音、懸掛、方向系統和外觀結構等。對已領牌照的私人汽車進行改變顏色等不影響安全的變更行為,需經登記車管所審查同意。記者了解到,不少車主對相關規定一知半解,而一些改裝店為了做生意,并不對車主進行必要的提示,只要給錢,“想改什么就改什么”。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秘書長騰伯樂表示,汽車個性化改裝在國內已成熱點。為了保證安全,按照現在相關部門的要求,如果擅自改裝讓汽車局部外觀發生變化、輪胎大小發生改變,甚至動力系統等關鍵部位作了調整,都是無法通過汽車年檢的。他同時表示,汽車改裝在國外多有一個基本標準和參數,整個產業已非常成熟和專業。但國內現在沒有類似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汽車改裝后發生質量問題,責任認定也是一個難題。”國家質監總局執法監督司處長王坤稱,如果是汽車廠家授權的改裝,汽車售后的各種責任就很明確。但現在個性化的汽車改裝,多是個人和一些小的改裝機構之間發生合作關系,很少簽訂明確責任合同。改裝后汽車發生質量問題,個人的利益很難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