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業界流行這樣一句話,“GPS的應用只受到人們想象力的限制”。目前GPS的民用領域已經包括了陸地運輸、海洋運輸、民用航空、通信、測繪、建筑、采礦、農業、電力系統、醫療應用、科研、家電、娛樂等多個領域,而大家所熟知的汽車導航也只不過是其中的應用之一,2007年,我國GPS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爆發期。
據相關報告顯示,日本的GPS系統車載使用率高達59%,歐美約為25%。而截至2005年底,中國配備GPS導航設備的汽車不足10萬輛,與2005年500萬量的汽車銷售量相比,中國汽車的GPS系統車載率不到2%。用戶迫切的需求造成了巨大的市場空洞,時刻尋找著利潤增長點的各大IT廠商也蜂擁而至,或徹底轉型或拓展業務,開始搶占這個巨大的蛋糕。不但如此,GPS產業的迅猛發展還同時影響了其他并行產業鏈的發展,并使其交疊融匯,這也使得大量帶有GPS功能的PDA、MP4、相機、手機等手持終端設備成為現今市場上的一大主流。
據近期ABI公司研究報告顯示,2008年GPS功能的移動電話將產生500億美元的收入,到2012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000億美元。市場對這類手機的需求量也將由2008年的2400萬臺增長到2012年的5500萬臺以上。可見不論是只有高端車型才能涉足的前裝市場,還是面向大眾消費的PND、PDA以及手機產品都取得了良好的發展,同樣隨著中國市場近兩年汽車保有量激增以及2008年奧運臨近,導航產業的發展更將呈現明顯的“井噴”之勢。
截止至2007年,市場上出現的GPS品牌多達千余,除了諾基亞、摩托羅拉這樣的手機巨頭,和專注與此產業的神行者、奧可視等著名品牌外,其他小作坊出品更是多如牛毛。面對GPS這樣的新興產品,消費者在選購時更需要小心謹慎,選擇那些正規的、有技術含量的、有歷史積淀的品牌的產品。
據業內專家闡述,GPS分為軟硬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技術較易實現,這也是為什么有這么多GPS品牌的原因所在,而相比硬件,軟件及其內置的導航電子地圖則有著較高的門檻,至今為止,通過國家甲級測繪資質的公司只有11家而已。另外對于導航應用來說,信息點的多寡、路網的覆蓋程度、導航引擎的算法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要想選擇一款質量上乘的GPS,硬件的品質不可或缺,軟件更是需要特別注意。
縱觀這幾年來國內GPS行業的發展,移動導航系統的發展異常迅猛。在這個過程中,目前移動導航領域的第一品牌凱立德的成長軌跡尤其值得關注,因為凱立德在成立之初并不是從事GPS行業,而是以國家地理信息系統(GIS)的研發及國土測量起家,但是作為國內成立最早的移動導航系統廠商,凱立德的發展也可以說是國內GPS產業發展史的縮影。
與互聯網普及這種典型的數字化應用相比,國土資源信息化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顯得較為陌生,似乎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距離。其實,國土資源信息化既是我國國民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國土資源管理現代化和促進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關鍵。其對于促進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優化資源利用結構,保障國家資源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而我國的GPS產業也是從GIS慢慢衍生而來的。
97年,國內第一家從事專業移動導航系統研發的凱立德公司正式成立,并受到政府委托建設中國自己的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并對商業用地進行實地測繪,至此國內GPS行業的發展的大幕也被緩緩拉開,同時凱立德也被譽為中國國土資源信息系統構架師,其開發的系統被國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