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汽車技術人員介紹,安全氣囊只是一種輔助性的被動安全設施,只能在特定的條件下發揮作用,如使用不當,不但難保安全還可能給人帶來傷害。 氣囊能否啟爆,取決撞擊角度和速度 作為汽車安全配置的新生代,氣囊系統動輒數千元、上萬元價錢,但它很受車友“厚愛”,并成為眾商家招攬客戶的一大“招牌”。據了解,安全氣囊英文簡稱為“SRS”,分正面、側面氣囊等幾種類型,其中又以正面氣囊為主。它主要由折疊好的氣囊(安裝在方向盤或儀表臺上)、充氣器、點火器和傳感器等連接而成。 多個汽車廠家的汽車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時速在50公里以上的車輛,其正面左右各30度的范圍內發生剛性的高速碰撞時,傳感器將立即對碰撞進行識別同時判斷其強度,根據測得的車輛瞬間減速度,向控制器發出指令信號,在幾十毫秒內迅速啟爆氣囊。啟爆后的安全氣囊在爆炸氣體的強大沖擊下,將迅速沖開有關覆蓋板而在駕駛倉里完全展開,在前排駕乘人面前形成一個“氣墊”,防止硬撞。此外,汽車發生后碰、側碰、翻轉等,都不會啟爆安全氣囊。 簡言之,正常使用中,安全氣囊能否啟爆,主要取決于汽車的撞擊角度和撞擊速度兩大因素。 安全氣囊最好與安全帶配合使用 據有關汽車技術人員介紹,安全氣囊的啟爆與否,跟駕乘人員是否系上了安全帶無關。同時,長安福特汽車公司技術人員說,安全帶與安全氣囊是同一系統的兩大部件,缺少任何一方系統的作用都會打折扣。他認為,安全氣囊只有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很好地保護車內乘員。 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技術人員趙先生對上述看法持肯定態度。 他認為,簡單而言,氣囊啟爆后形成的膨脹氣袋,可以緩沖前排乘客所遭受的沖擊力度,從而避免更大的傷害。在不系安全帶的狀況下,安全氣囊不但不能對乘員起到防護作用,還會對乘員有嚴重的殺傷力。 據分析,當較高速度的汽車發生正面高速碰撞時,啟爆的氣囊將會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彈出,具有強大的撞擊力,而駕乘人員身體同時向前沖。對此,頭部、頸部等人體較脆弱的部位均很難承受。而駕乘人員系上安全帶后,就可以和氣囊保持一段安全距離(通常認為是25至30厘米),且不會在發生碰撞時急速前沖,這樣既能避免胸口受到方向盤的撞擊,也可以保護頭部不受傷害。 據說,可能致命的車禍中,正確使用安全帶可挽救約45%的生命;同時使用安全氣囊,比例將上升到60%。 謹慎駕車才是安全之道 采訪中,業內人士一致的看法是,雖然安全氣囊的使用,可以對汽車駕乘人員起較好的保護作用,但卻難以確保不出現傷害事故。因為許多意外是由于駕駛者人為的失誤造成的,再先進的安全設施也無法有效地防止人為的錯誤,特別是在一些緊急情況下,駕駛員的瞬間反應決定了車禍是否發生。 與此同時,作為被動安全系統,安全氣囊等只是為“防萬一”而裝配的,平時用處不大;而良好的主動安全系統,如安全帶、防抱死系統等則可以“消禍患于無形”,是避免事故的必備裝置,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長安福特汽車公司技術人員提醒,購車時,千萬不要把眼睛只盯在有無安全氣囊上,要更注意車輛的主動安全裝置是否齊備。 對安全氣囊,人們應清醒意識到,它僅是安全系統中重要的一環,其并不能代表安全性的全部。而從根本上來講,要確保安全,謹慎駕車才最有保證。 下一篇:配件降價售后服務打價格戰 眾多消費者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