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對3200多部客貨運車輛安裝了GPS車載機,實行全天24小時在線監控后,今年進入春運之后,這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又實現了對客運站的安全監控。記者昨天探營GPS總監控中心,感受高科技運用給市民出行帶來的便利。
站內客流增 馬上就加車
昨天,屏幕上顯示天環客運站的候車大廳里旅客很多,監控人員立刻通過呼叫功能和天環客運站的站內調度員取得了聯系。詢問后了解到,盡管客流增加,但沒有發生旅客滯留,監控人員便將畫面切換到了其它客運站。如果監控人員通過畫面看到某一個車站內候車人流短時間內大幅增長,就可以與該站的負責人聯系,及時增派應急車輛給予支援。最新實現實時動態監控的客運站包括西站客運站、天環客運站、通莎客運站、塘沽濱海客運站、八里臺客運站、河北客運站、紅橋客運站和津宇客運站。總監控中心以下還建立了26個二級監控中心,各個客運站和運輸公司對自己站內或在外地運營的車輛同樣可以實現實時監控。
超速運營 監控中心下降速令
正當監控人員通過大屏幕查看各個客運站的客流情況時,安裝在監控臺兩側的兩個報警器突然有警報聲傳出,報警燈也立刻閃亮。與此同時,在大屏幕的下方彈出了一個窗口,顯示出違規車輛的車牌照號、所屬單位、違規時間、所在位置的經度、緯度、時速、方向等信息,原來是一輛開往鄭州的長途客車超速,信息顯示,車輛當時的時速是103公里,超過了公司100公里/小時的規定。監控人員立刻通知了車輛所屬運輸公司,聯系車上的駕駛員,下達“降速令”。
交通集團安監處趙超處長說,下一步還將在車上安裝自動語音提供裝置,就像飛機上的黑匣子,車輛運營全過程的所有相應數據都會源源不斷地傳送至數據庫儲存。據了解,由于使用這套系統可以將以前的事故后處理轉為預先防控,所以目前運輸車輛的平均違章行駛率已從以前的66%下降到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