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hz,這是我們常用的最低頻段,這個頻段就是你在的廳外聽到的強勁的地鼓聲的最重要的頻段,也是能夠讓人為之起舞的頻點。通過對它適當?shù)奶嵘銓⒌玫搅钊苏駣^的地鼓聲音。但是,一定要將人聲里面所有的50hz左右的聲音都切掉,因為那一定是噴麥的聲音。
70~100hz,這是我們獲得渾厚有力的BASS的必要頻點,同時,也是需要將人聲切除的頻點。記住,BASS和地鼓不要提升相同的頻點,否則地鼓會被掩沒掉的。
200~400hz,這個頻段有如下幾個主要用途,首先是軍鼓的木質感聲音頻段;其次,這是消除人聲臟的感覺的頻段;第三,對于吉它,提升這個頻段將會使聲音變的溫暖;第四、對于镲和PERCUSSION,衰減這個頻段可以增加他們的清脆感。其中,在250hz這個頻點,對地鼓作適當?shù)脑鲆,可以使地鼓聽起來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樂中這樣使用。
400~800hz,調整這個頻段,可以獲得更加清晰的BASS,并且可以使通鼓變得更加溫暖。另外,通過增益或衰減這個頻段內的某些頻點,可以調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1khz,這個頻段可以用來調整人聲的“結實”程度,或者用于增強地鼓的敲擊感,比較適用與舞曲的地鼓。
1k~3khz,這個頻段是一個“堅硬”的頻段。其中,1.5k~2.5k的提升可以增加吉它或BASS的“鋒利”的感覺;在2~3k略作衰減,將會使人聲變得更加平滑、流暢,否則,有些人的聲音聽起來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這樣的處理來平息演唱者的怒氣!反過來,在這個頻段進行提升也會增加人聲或者鋼琴的鋒利程度。呵呵。總的來說,這個頻段通常被成為噪聲頻段,太多的話,會使整個音樂亂成一團,但在某種樂器上適當?shù)氖褂茫瑫惯@種樂器脫穎而出。
3k~6khz,聲音在3k的時候,還是堅硬的,那么,不用我說,大家也知道該作什么了吧。至于6k,提升這個頻點可以提升人聲的清晰度,或者讓吉它的聲音更華麗。
6k~10khz,這個頻段可以增加聲音的“甜美”感覺。并且增加聲音的空氣感,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聲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過量使用)。PERCUSSION、軍鼓和大镲都可以在這個頻段里得到聲音的美化。并且,弦樂和某些的合成器綜合音色,可以在這個頻段得到聲音的“刀刃”的感覺(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樣的聲音)。
10k~16khz,提升這個頻段會使人聲更加華麗,并且能夠提升大镲和PERCUSSION的最尖的那個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確認這個頻段內是有聲音存在的,否則的話,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聲。呵呵。
EQ的總結:上個章節(jié),我已經說過了一些,這次,我補充一些。很多錄音師認為EQ的作用在于衰減而不是提升,我個人不這么認為,而且,在我縮混的眾多作品當中,我也從來沒有這么用過。當然,如果你的均衡器的品質過于糟糕,那我也沒辦法了。另外,不同的均衡器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以為在這個均衡器上你這么作可以得到滿意的聲音,那么在別的均衡器上也可以,這是錯誤的觀念。至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你恐怕得去問均衡器的生產廠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