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轎車日漸進入尋常百姓家以及油價的不斷攀升,能讓汽車省油的節油產品也迎來了商機。但市民陳先生卻致電本報,反映他使用了某品牌節油劑實卻沒有省油的情況。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番走訪,結果發現汽車節油產品代理商存在隨意夸大功效、部分產品包裝標識不清等問題。
據在澄海從事玩具加工的陳先生介紹,去年7月他購置了一輛本田轎車,隨后在一汽車裝飾品店以280元的價格配置了一套高效的節油劑。當時,經銷者信誓旦旦稱該套產品賣得十分紅火,不僅能保護發動機,延長其使用壽命,還能達到高效省油目的。但是經過半年的使用,陳先生發現他的轎車的油耗與沒裝節油劑的同類汽車差不多,于是,最近特地到該汽車裝飾品店質問。出乎他意料的是,該店經營者稱該類產品是代理商上門寄售的,現在已撤場,具體情況他們也不清楚。撥打代理商的電話,卻傳來“你撥打的電話號碼是空號”的語音提示。陳先生十分氣憤,卻無可奈何。
昨天上午,記者就此對汽車節油產品進行了一番調查。在東區某汽車裝飾公司,店員指著櫥窗里數款節油產品說,省油器、節油貼、節油添加劑等任君選擇,國產、進口皆有。她推介說,某品牌節油貼效果明顯,較為熱銷。記者拿了數款節油產品細看,發現上面的包裝大都標識不全,有的全是英文說明,有的沒有廠家或代理商的地址、聯系電話,有的甚至連節油效果也沒有明確標注。對此,店員解釋稱,這些都是代理商上門聯系寄銷的,具體情況她也不清楚。采訪中,記者還發現汽車裝飾品店存在互相詆毀對方所售商品質量的現象。在某汽配店,記者佯裝要購買某品牌節油劑,該店店員一聽立即數落其低劣質量,說不僅節油效果低下,而且已發生過多次損壞發動機的實例,所以該店堅拒此“偽劣產品”進場。接著伶牙利嘴的女店員話鋒一轉,從柜臺上拿出一另一款節油產品,聲情并茂介紹其神奇效果。
對此,業內人士杜先生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汽車節油產品種類很多,有不少是集減少摩擦、清除積垢、增強動力等效果于一身,所以對于生產和產品效果檢測就很難統一。他說,缺乏統一的產品標準和權威機構認證,是造成市場上汽車節油產品魚龍混雜的重要原因。消費者在購買汽車節油產品時要貨比三家,不要貪圖便宜,以免花錢買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