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認證將終結無序氙氣燈市場
車燈作為汽車的眼睛,其重要程度對夜間行車安全不言而喻。然而記者日前調查發現,私自改裝氙氣燈的行為在市場上卻屢見不鮮。更讓記者震驚的是,缺乏標準約束、缺少安全保證的氙氣燈在國內市場大行其道,有些產品竟然披著“國外品牌”的外衣,儼然成了汽配市場的新寵。
武漢市交管局2006年12月規定,凡夜間使用氙氣燈將視為不按規定使用燈光,罰款50元,扣1分。規定起于多起投訴。最近,多名司機反映,越來越多的車主為增加車燈亮度而對原廠的車燈進行改裝,或更換成氙氣燈。對夜晚開車的司機而言,此類燈光晃得他們眼睛發花,雖只有幾秒鐘,卻危機四伏,成為新的交通安全隱患。
而武漢市環保局相關專家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認定了這一點。他們稱,這是典型的光污染。據檢測,氙氣燈的亮度是一般鹵素燈泡的3倍,且光色接近正午日光的顏色。這種刺眼的強光,容易使前方的車輛和行人產生視覺“盲區”,釀成車禍。
顯然,氙氣燈的改裝因為其潛在性危害大已經被有關部門嚴令叫停。然而記者調查卻發現,氙氣燈改裝市場卻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態勢。改裝氙氣燈真的能給車主們帶來福音嗎?記者展開了調查。
氙氣燈改裝忒瘋狂
改裝的氙氣燈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在你需要及時去看清路面情況時,你撥動大燈鈕,它卻不慌不忙慢慢才能亮起來。也就是說,氙氣燈的大燈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去用強大的電流將其激活。而在這一剎那間,車禍就隨時可能發生。
交警部門調查顯示,擅自改裝車頭燈,極易釀成交通事故。廣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一名負責人表示,有合格證的汽車原車配備氙氣燈是國家允許的。但改裝車是不能通過汽車檢測線的,擅自改裝汽車的行為是被禁止的。
那么,氙氣燈改裝市場目前狀況究竟怎樣?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記者從一些汽修專家處了解到,在歐洲,法律是不允許這種只換氙氣燈泡而不換總成的改裝的,國內一些商家其實是鉆了法律的空子。而且原裝氙氣燈的車都帶有透鏡,這樣它發出來的光才不會發散以致晃到對面來車司機的眼睛。在一些高檔車里都有保護對面來車司機眼睛的裝置,而私自改裝的氙氣燈則無法做到這一點。
記者就此暗訪了幾家汽修店。在廣州芳村,一家汽修廠稱換氙氣燈需要2000元到8000元不等,原裝貨貴的要一萬多,并保證能通過年檢。當記者提出能不能換總成以及透鏡這方面問題時,該汽修店員工先是支支吾吾,之后又稱不需要這樣做,因為他們已經給很多車換過了,沒有任何問題。天河客運站一家汽修店則表示,如果車主真不放心,他們可以在年檢時把原燈換回來,年檢后再恢復原樣,服務全都是免費的。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同樣是氙氣燈,市面價格卻從一千多元到六七千元不等,永福路市場甚至已出現了四五百元錢的氙氣燈批發產品。業內人士提醒,氙氣燈產品良莠不齊,貴的不一定就好,但便宜的品質普遍都不穩定。如果氙氣燈產品質量或安裝上不過關,改裝出來的氙氣燈會出現諸多問題。
沒有準生證的氙氣燈改裝市場,只能游走在法律的邊緣。記者對消費者和市民進行了隨機調查:贊成汽車改裝氙氣燈的占22.7%、反對的占57.2%、表示不了解沒表態的占30.1%,顯然大多數消費者對改裝氙氣燈持反對意見。
偽冒國際品牌成風
自從德國寶馬于1991年發表汽車 HID 原理后(“HID”英文全稱:High IntensityDischarge中文翻譯:高強度氣體放電式燈),1995年新款奔馳E級轎車最早應用HID氙氣燈到現在,全球已超過2000多萬輛汽車安裝了氙氣燈。在歐美及東南亞地區風靡一時,其更是被譽為21世紀革命性汽車照明產品,成為繼ABS剎車系統及安全氣囊之后的汽車必備之裝配。
HID氙氣燈比一般車燈(傳統鹵素燈)亮2~3倍,顏色和強度接近于日光,由白略微開始轉藍。氙氣燈耗電量是一般車燈的一半,一般鹵素燈每小時耗電量60瓦,而氙氣燈平均需35瓦;壽命是一般車燈的10倍,一般在6年以上。氙氣燈以其色澤更好、穿透力更強、光照更遠、性能更穩定,受到全球越來越多汽車改裝用戶的青睞。目前在歐洲對HID氙氣燈的需求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在日本,中、高檔車普遍安裝了HID氙氣大燈,而在香港氙氣車燈更為普及。預計未來兩三年,國產車裝備氙氣燈的車型會大大增加,氙氣車燈取代鹵素燈乃大勢所趨。
按理說,使用國際品牌氙氣燈改裝車燈應該不會存在嚴重的質量隱患,然而在一些商業網站上,記者發現,這種關于氙氣燈的宣傳都千篇一律附著一則免責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企業負責,網站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廣州市永福地帶是全國赫赫有名的汽車用品最大集散地,集中了全國50%以上的汽車用品的批發和物流市場,擁有倚云國際汽車用品廣場、福怡汽車用品城、利遠汽車配件用品城、怡云廣場、永福汽配用品城、盛大國際汽配用品廣場和永福國際等十多個大型市場及近3000商家,其一舉一動直接牽動和影響著整個行業,成為中國汽配用品行業的“晴雨表”。
廣州市越秀區政府已經把永福路汽車用品專業市場納入大環市東中央商務區的范圍,準備將“大永福”地區打造成全國的“汽車用品行業總部基地”。按照規劃,“大永福”地區將被打造成立足廣州、輻射東南亞、影響全世界的汽車用品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價格中心,為廣州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然而,不少不法商家也瞄準了永福路這塊肥肉,不少假冒偽劣產品從這里源源不斷地流向國內甚至國外市場。2006年上半年被曝光的假冒防暴膜,其源頭就是廣州永福路汽配市場。
目前,永福路的“總部經濟”正受到假冒偽劣產品的嚴重沖擊,其中氙氣燈就是一個重災區。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市場上國外的一線品牌如飛利浦、歐司朗、海拉等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假冒產品,占據了一半以上的外國產品市場份額。
據透露,市場上假冒歐司朗產品的最多,其大多數是貼上不干膠標識就完事了。不法商家買來國產的產品貼上外國品牌就當作進口產品賣,要什么牌子就貼什么牌子,假冒產品滿天飛。
記者調查發現,諸如“XX為XX(國外品牌)在華授權商,主要負責XX汽車用氙氣燈在華生產銷售和服務,XX汽車用氙氣燈已通過多項嚴格測試和國際認證,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和贊譽,已成為歐洲市場成熟品牌”的宣傳幾乎成為企業進行虛假宣傳的固定模式。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此類企業竟多達20余家。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不法商家的造假手段非常隱蔽。他們先在香港等地利用法律空子,注冊一個名為“德國XX公司”,然后就進行聲稱總部在德國,已取得國外權威認證的虛假宣傳。產品赫然打上“makeinHongKong(香港制造)、makeinGermany(德國制造)”等用以蒙騙消費者。不少此類企業還堂而皇之地進入廣交會、各類車展等場所,消費者更是莫辨真偽。
質量現狀令人擔憂
就在記者對在國內市場方興未艾的氙氣燈產品進行調查時,竟然發現了一個更大的問題,讓記者感到震驚:這種風靡一時的國內氙氣燈竟然是“無標”產品!
記者從標準化部門了解到,車用氙氣燈產品目前沒有國家標準,也沒有行業標準。更令人不解的是,甚至許多生產企業也沒有相應的企業標準!
記者了解到,標準的缺失,是導致市場混亂的主要原因。由于生產加工電子鎮流器的門檻不高,很多小企業看到有利可圖紛紛加入這一行業。
記者從目前國內較具規模的安定器生產廠家——廣州展日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的氙氣燈市場正處于過渡轉型期,因為氙氣燈在國內發展時間短速度快,行業的先天不足和畸形發展,導致相關行業標準的缺失,國家標準更是無從談起,生產企業自己也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第二章第六條規定: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企業的產品標準須報當地政府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記者逐一查詢了目前國內氙氣燈主要產區廣州、佛山、中山等地的標準化管理登記部門,截至發稿前,沒有一家氙氣燈生產企業在當地主管部門進行了企業標準的登記備案。
沒有標準,并不等于沒有認證!這就是氙氣燈行業的怪現象。記者發現,行業內有點規模的企業都有著名頭不小的各類認證:ISO質量體系認證、CE認證、TUV認證,其中最具噱頭的就是E/e—mark認證。連企業標準都沒有的產品到底如何進行認證呢?
記者調查發現,某企業聲稱通過的E/e—mark認證,竟是拿到不同零部件廠家的證書加蓋企業的公章就完成了要由歐盟成員國政府交通部門頒發的認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就算是有些配件生產廠家拿到類似的證書,也是通過代理機構花錢從歐盟的小技術服務機構取得的,也大多是歐洲非強制性的E標志認證,而非強制性的e標志認證。在國內,很多企業連企業標準都沒有組織完善,除了宣傳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實際意義。
3C認證終結無序市場
2005年12月,國家質檢總局出臺最新規定:要求從2006年12月1日起,所有機動車照明燈具均被列入強制性產品認證目錄,通過了3C認證的汽車照明燈具才能在國內市場銷售。中國汽車照明產品從此進入3C認證時代。據國家質檢總局有關人員介紹,逐步對機動車零部件產品實施強制性認證,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整頓汽配市場,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
國家質檢總局的舉措指出了大家對汽車安全系統認識的誤區。長期以來,大家認為只有保險帶和安全氣囊才屬于汽車安全系統的范疇,而照明與行車安全無關。但實際情況又如何呢?
汽車安全系統是一個整體概念,照明、制動、避震器、保險帶和安全氣囊等多個子系統都屬于這個整體并在運行中相互配合。其中,保險帶和安全氣囊是在事故已經發生的情況下為保護車內人員人身安全采取的被動措施。真正對行車安全能起到主動預防作用的是照明。防患于未然與被動防范,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根據德國聯邦統計署的調查,80%以上的交通事故發生在夜間或是照明條件不好的情況下,而前大燈的照明不足往往是導致交通事故的重要禍因。德國聯邦統計署的資料還顯示,駕駛員的年齡不同,對照明的需求也有很大差異。60歲的駕駛員對照明的需求是20歲駕駛員的6倍!而駕駛人員正在向老齡化方向發展。
這一切都對汽車照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歐洲對HID的需求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調查報告顯示,到2008年,歐美市場和日本市場新車配備HID的比例均將超過40%。
廣州一家從事氙氣燈安定器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氙氣燈市場正處于一個過渡期。從大亂到大治,這也是市場的法則。行業的健康發展,除了企業自律、市場的規范外,政府的引導也很重要。目前配套的法律法規也正在逐步完善,企業應該積極配合和推動。誠如這位企業負責人所言,行業不可能永遠停留在過渡期!氙氣燈的發展方向不在于搞改裝,而必須是為汽車原廠進行配套生產。
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實施的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3C認證)對行業的發展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