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車主們的用車情緒。
人民幣匯率和日用消費品價格同時上升是今年財經市場的熱點話題,與此同時,有車一族還要承受輪胎價格小幅上漲的狀況。面對時刻變化著的售后費用,車主何去何從?
車主抱怨輪胎漲價
由于擔心愛車出現酷暑爆胎、雨天無制動等緊急情況,車主們在盛夏到來之際特別關心輪胎安全。然而近期在廣東各地,輪胎的價格卻上漲了,漲幅約5%左右。以某品牌的1.8T轎車為例,一旦換掉4條輪胎,車主要多支出200元。車主李先生對此頗有微詞:“維修店說所有輪胎都漲價了,本來想買4條米其林,太貴了,最后買4條回力算了。”
記者獲悉,受國際原油價格每桶突破70美元大關、天然橡膠等上游原料價格猛漲等因素的影響,輪胎的終端零售價位最終有所上升。我市南區的輪胎經銷商紛紛表示,直接到輪胎店買東西的顧客對價格很敏感。百路馳、米其林、回力三個品牌同屬一個生產商,近期低端的回力輪胎比較暢銷。車主們寧愿犧牲輪胎的噪音、舒適度等性能,轉而購買相對耐磨或廉價的產品。
業內人士楊先生對記者說:“制造輪胎需要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合成橡膠又是石油制品。天然橡膠、石油、碳黑等原料都大幅漲價,于是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主流產品都因成本壓力劇增而調高了出廠價格;其它廠家也因同樣的問題而漲價。最近市面各種生活物資的價格都在上漲,運輸、搬運的費用也高了。為了保證小店的銷量,我們不敢輕易地抬價,即使漲價也要維持在顧客能接受的水平。”
車主如何應對
一方面,大部分輪胎供應商抱怨漲價不妥,生意難做;另一方面,我市的輪胎銷售行業卻存在著巨大的浪費現象,亟待業界創新經營模式。據了解,目前整個中山的輪胎市場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況,各方對價格非常敏感,利潤額越來越低。面對原裝輪胎價格上升的形勢,本地的輪胎銷售商卻不敢貿然加價,死守著“賣一條算一條”的游戲法則。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正規的輪胎翻新服務在國外已經普及,而在國內,盡管個別知名品牌正在推廣這項服務,但成效不大。這項服務要求廠家建立龐大的銷售服務網絡,地方經銷商必須嚴格按照廠家規章對輪胎進行翻新,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安全。業內人士李先生指出:“目前大概只有部分出租車或貨車會使用非正規的翻新胎,一般車主不敢貿然冒險。輪胎翻新業務一旦步入正規,不但能節省車主的支出,也不會制造大量的廢舊輪胎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