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汽車膜業內知情人士透露,玻璃安全膜標準即將出爐,市場上80%的“品牌膜”即將淘汰。
長久以來,玻璃安全膜沒有關于產品分級的標準,也沒有性能的標準,更沒有國家檢驗方法,假冒偽劣品成了這片標準空白沃土的主力軍。記者查閱了最具權威的行業組織,國際窗膜協會的網站,真正有資質生產商僅八個廠家。然而在中國僅強生、雷朋藍鉆系列、貝卡爾特(量子膜、舒熱佳)、3M、龍膜5個品牌屬于八大廠家范疇之內,但事實上市場上卻涌現出兩千余個品牌,80%到90%的膜都是三無產品,即無生產地,生產商,無注冊品牌,更無生產標準和測試標準。
但相信這一局面不久將會改變。記者從多位業內人士處獲悉得知,有關玻璃膜的國家標準正在起草,標準可能5月底將正式出臺。等到國家標準出臺,以后玻璃膜必須達到國標才可在市場上銷售。
業內人士預計,國家標準一旦出臺,國內魚龍混雜玻璃貼膜市場將面臨一場徹底洗牌,玻璃貼膜市場將向大品牌集中,2400個品牌中的絕大部分將被淘汰。看來,以后消費者買膜只要稍加注意,就不會被那些圖謀暴利的商販所蒙騙,真正的享受消費者權利,買得放心,用得安心。
強生重慶總代理商相關負責人對此認為,即使國家標準尚未出臺,消費者也應具備一些辨別安全膜的常識。具體來說,可以通過觀看、觸摸以及聞味道等方法來鑒別,優質的安全膜光澤、韌性、有明顯厚度質感,聞起來沒有異味。此外,消費者購買時應該注重資質,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總經銷、總代理并要其出示進口手續和生產商執照等;更為簡單的方法,消費者還可去國際窗膜協會的網站查找便會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