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羅斯航天儀表制造科研所表示,俄研制的首批雙系統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即格羅納斯)雙制式接收器將于2008年上市。由于能夠接收美俄兩國的雙制式信號,如果美國即使像在伊拉克戰爭期間那樣關閉GPS,這種接收器將仍然可以可從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衛星上接收到信號。
當前全球有四大衛星定位系統,分別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的格羅納斯系統、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和中國的北斗系統。美國GPS系統在1994年全面建成,可以為戰機、軍艦和導彈等導航,并鎖定攻擊目標;在民用方面,它可以為飛機、船舶和汽車等導航。美國向外國開放提供低精度的衛星信號,對美軍則提供最精確的信號。
格羅納斯是前蘇聯從8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與美國GPS相類似的衛星定位系統,現在由俄羅斯空間局管理。美國GPS采用碼分多址(CDMA)技術調制碼來區分衛星,俄羅斯格洛納斯則采用頻分多址(FDMA)技術。
目前,俄羅斯市場銷售的接收器只能接收到GPS的信號,這種雙模信號的民用接收器為首次上市,可以初步擺脫對美國GPS的依賴,出廠價將為15000盧布至18000盧布(約合4479~5375元人民幣)。
俄羅斯方面宣稱,格羅納斯系統可將定位精確到幾米以內。預計2009年,格羅納斯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中將擁有24顆航天衛星,屆時全球上所有居民均可使用其信息。
我國于2003年建立起北斗導航試驗系統。目前,北斗系統擁有5顆導航衛星,2008年前還將發射一些衛星。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將用于交通路況導航,預計2010年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上海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