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出爐了國內GPS后裝導航電子地圖領域的第一份排名報告——《2006年度——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GPS后裝導航電子地圖及軟件市場監測》。在報告中顯示,GPS電子地圖正在逐步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然而,在報告中位列前幾位的企業,最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這些廠商紛紛陷入了侵權、資金短缺、人才競爭等困擾。
GPS迎接發展元年
中國汽車銷量躍居全球第二,中國GPS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凸現出來。在2007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上,GPS類產品在中國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的背景下,成為消費電子領域迅速崛起的新勢力。
“目前市場上有數千家GPS廠商,僅北京就不下千家,更不用說廣東那些小企業聚集的地區了。”一位GPS廠商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據介紹,與MP3一樣,GPS的資金、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這導致了大量家電、數碼類廠商投入進來。2007年被業內人士認為是中國GPS產業井噴式發展的普及元年。到2008年,整個市場規模將膨脹到100億元。
但有專家預測,今年底,市場將會出現大規模變局,激烈競爭過后,廠商將所剩無多。在發展較快的歐美市場,能讓人記住的品牌也只有5個左右。
有汽車經銷商表示,導致GPS市場爆發的最主要原因是制造技術的進步。生產技術難度和產品成本下降,刺激廠商不斷提高產量。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GPS導航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大。而IT產業競爭過于激烈,廠商需要尋找更新的利潤增長點,這也是從事GPS的廠商驟然增多的重要原因。
地圖版權意識淡薄
隨著汽車GPS的熱銷,處于核心地位的“地圖版權”這個隱藏在背后的敏感問題也逐漸暴露在公眾面前。目前,我國導航電子地圖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全國只有不到10家企業具有導航電子地圖甲級測繪資質。
有專家表示,一直以來公眾更為熟悉的是GPS導航產品,但對處于引擎地位的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卻知之甚少。據了解,一家企業獨立開發覆蓋全國范圍的導航電子地圖,需動用上千人的地圖制作隊伍、投資數億元、花費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但在零售終端,“購買GPS導航儀送電子地圖”更是“見多不怪”。“這是本末倒置,地圖才是GPS導航產業中最有價值的部分,現在卻到了免費白送的地步,這都是盜版惹的禍。”一位汽車GPS導航生產企業內部人士痛斥地圖盜版現象。
近日,在GPS導航產業的主要集散地廣東,“道道通”聯合東莞市銀聲汽車音響公司、TCL等數十家導航產品品牌商及數千家渠道銷售商建立“正版大聯盟”,向導航地圖盜版行為發出討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