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剛買了新車的消費者,一直在猶豫一件事:到底要不要去給車貼膜。他說,關鍵是花了錢未必能貼到好膜。國內市場上的一些汽車膜,讓人看不清功能,看不懂價格,看不出真偽。
什么膜是真正需要的?
市場上除了人們熟悉的太陽膜、防爆膜、安全膜等名稱外,還有遮光膜、紫外線膜、隔熱膜等,甚至還有水晶膜、納米膜和陶瓷膜。名目繁多,宣傳的功能各異,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加拿大一安全膜生產廠家大中國區代理喬森告訴記者,目前所謂的這些遮光膜、隔熱膜、納米膜和陶瓷膜,其本質上還是太陽膜,功能差別無幾。
據了解,曾在歐美國家十分流行的汽車太陽膜產品,于1998年進入中國市場,并迅速普及開來。緊跟著,國內市場上出現了品種繁多的汽車膜。“目前汽車膜產品分為兩代,第一代即太陽膜,第二代即去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安全膜。現在歐美國家,太陽膜產品已被淘汰,集聚了隔熱、防紫外線、防爆等多項功能的安全膜開始大面積應用。”喬森說。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杭城市場上的汽車膜產品,仍以各式各樣的太陽膜為主,安全膜產品仍然少見。有些經銷商告訴記者,安全膜的成本相對較高,目前銷售尚未推廣。
車膜價格底線在哪里?
更讓消費者困惑的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只能任由商家漫天要價。當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去詢問貼膜價格時,商家給記者提供了10種品牌,并且稱是韓國、美國進口的。但事實上,目前經過國際窗膜協會認證,具備生產安全膜資格的企業只有龍膜、ACE、3M等11家企業,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以色列、德國等少數幾個國家。
杜威在城西開了一家小型的汽車裝飾店,他說,目前國內汽車貼膜市場十分混亂,但也正是商家獲得暴利的好時機。比如一卷進價只需幾百元的貼膜,按照他的經驗,能夠貼十輛車,每輛車的收費都在1000元以上,利潤多少不言而喻。他說:“價格都是我們自己來定的。有些黑心的商家,不僅賣冒牌的膜,還亂吹噓功能,抬高價錢。”
不久前,杭州工商行政執法人員查處了非法經營的“頂固”車膜。該車膜的宣傳冊上號稱有防彈功能,實際上根本不具備防彈功能。而且,價格也高得離譜。
花錢也難買到好膜貼
給新車貼層防護膜,已成為眼下買車人必選的汽車裝飾項目之一。然而,四處開花的汽車裝飾用品店,多如牛毛的國內外“知名”品牌,幾百到上萬元不等的價格,讓消費者暈頭轉向。
抽樣調查顯示,國內汽車安全膜市場,80%到90%都是劣質產品,各種仿冒知名品牌的汽車膜盛行于世。文暉大橋東一家汽車裝飾用品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比如3M、龍膜等常見進口品牌,規模大一點的裝飾店都有銷售,但其正規的代理商只有兩三家,很多店公然在賣冒牌貨。
劣質膜埋下安全隱患
不知從何時起,錘子當場砸車窗玻璃的現場演示,成了商家推銷防爆膜、防彈膜的普遍手段。于是,在消費者的印象里,車子貼上防爆膜后,就可以避免小偷砸車窗來竊取車內財物。但很少有人想到,如果選擇不當,這薄薄的一層膜,也會隱藏致命的隱患。
因為安全膜質量太差,外部一碰就破,內部卻怎么也打不碎,導致車主在發生車禍時難以逃生的事件,近期國內陸續出現。記者從專業人士處咨詢獲知,如果車子貼上質量好的防爆膜,那么從外面砸玻璃,是難以砸進去的,但是從里面砸出來比較容易砸破,這樣也會方便車主在緊要關頭逃生。
但是,一些劣質的防爆膜恰恰相反———從外面砸進去可以砸碎玻璃,當車主想從車內砸破玻璃逃生,卻很困難。對此疑問,記者詢問了杭城的幾家裝飾店工作人員以及杜威,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消費者不要輕信“防爆膜”。“在我的理解,現在的防爆膜只是使玻璃碎后仍能粘在一起,從而防止對車內外人造成危險。”杜威說。
一銷售防爆膜的工作人員說,如果是家庭用車,建議不必貼那種有防彈效果的防爆膜,選擇一般功能的防爆膜就可以了。而這個一般功能,指的就是:“如在高速行駛時,濺起的小石頭可能會敲碎玻璃,如果貼了防爆膜,就不用擔心玻璃會碎散下來,扎傷車內人員。”
消費提示
劣質安全膜有異味
業內專家提醒消費者,可以通過觀看、觸摸以及聞氣味等方法來鑒別安全膜的質量,優質的安全膜有光澤、有韌性、有明顯厚度質感,聞起來沒有異味,而劣質安全膜黯淡、粗糙,聞起來有明顯的異味。此外,消費者購買時應該注重廠家資質,盡量選擇大品牌的總經銷、總代理并查驗相關證書,如廠家授權和對授權的公證、外交認證、大使館認證等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