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車雷達的出現,為很多視倒車為畏途的駕駛者解決了難題的一部分。而隨著可視倒車攝像頭產品的產生,“倒車難”的事實終于可以完全成為過去了。
但是倒車攝像頭需要連接屏幕,這讓它跟很多需要的車主無緣——出廠時帶多媒體系統(tǒng)的車畢竟是少數,而改裝多媒體系統(tǒng)一來花肥較大,二來對于很多車主而言都不太必要——真正喜歡在車內看影碟的人還是不多的。
細心了解駕駛者需求的便攜式導航的廠商看到了駕駛者者對倒車攝像的需求,于是就誕生了可以接入倒車攝像的導航產品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倒車攝像接入便攜式導航是如何實現的。
一般而言,倒車攝像頭分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的方式簡單可靠,但是需要在車體內布線;無線的方式不需要在車體內布線,安裝簡單,但需要增加無線接收模塊。
由于目前的無線接收模塊接收效果還不太理想,一般倒車攝像頭還是采用有線方式的多。
下面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便攜式導航系統(tǒng)怎么才能知道用戶正在倒車而立即切換到后視的功能?
這里面有好幾種辦法:
第一種辦法是最笨但也最簡單可靠的辦法,就是使用便攜式導航上面的按鍵。
可以把某一按鍵定義成倒車后視切換按鍵,用戶在倒車前,按一下這個按鍵,系統(tǒng)馬上切換到倒車后視狀態(tài);倒車完畢,再按一下按鍵,系統(tǒng)又切換回原來的界面;這個辦法簡單可靠,支架擴展部分不需要增加任何東西;但需要手動操作,不夠智能,對車主而言也不是特別方便
第二種辦法是用一個IO 口去檢測倒車信號,用戶在踩下倒車檔的時候,給出一個開關信號,用IO 口去檢測這個開關信號,就可以判斷是處在倒車狀態(tài)。另外倒車時候,一定會打開后視攝像機的電源,用IO 口去檢測攝像機的電源是否開啟,也可以判別是否在倒車。這個方法比較智能,但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不太好。
第三種辦法是在編寫式導航 內部,不停檢測CVBS 信號是否有效,來判別是否在倒車;倒車的時候,開啟倒車攝像頭,攝像頭會通過支架接口向PND 內部送入一個CVBS 復合視頻信號。PND如果檢測到這個視頻信號有效就認為處在倒車狀態(tài)。這個方法可以算是目前為止最為智能也最準確的方法。
目前號稱可以接入倒車攝像頭的GPS導航系統(tǒng)中,西門子的“天驕”CN32
另外,西門子的這兩款導航產品不僅能檢測到CVBS 復合視頻信號是否有效,而且還能自動識別該信號的制式是NTSC 制式或者PAL 制式,并自動進行配置,使得屏幕顯示的車后情況格外清晰。另外攝像機畫面可以通過觸摸屏操作就能左右鏡像、上下鏡像,使用非常方便。
西門子威迪歐作為全球汽車電子的執(zhí)牛耳者,在這兩款便攜式導航上,通過攝像頭的接入,體現出了其對駕駛者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在汽車電子方面的專業(y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