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界定即將要過去的2007年到底GPS的普及年還是發展井噴年,當然這只是就國內的現狀而言。與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GPS導航市場起步較慢,目前還正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不過,隨著國內私家車用戶的逐年遞增,再加上無數GPS廠商的合力宣傳推廣,GPS導航的概念現已漸漸深入民心。
不過,在市場一片看好的巨大呼聲中,表面看上去依然具備強勁市場盈利能力的GPS導航產品,在商家之間的低價競爭和貼牌泛濫的情況下也開始表露出諸多的隱憂。
就在上個星期,筆者隨同公司的一位業務骨干前去拜訪一位老客戶,該客戶從事GPS導航產品的代理和分銷已有多年的時間,主要代理的產品都是國內的一些貼牌GPS。這些貼牌生產的GPS,所采用的大都是公模外殼,做工相對粗糙,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當然其中也不乏精品,但畢竟只是少數。
該客戶一聽我提到GPS,就擺手說那東西現在市場太混亂,他早就放手不做了。接觸各種相關的GPS產品也已經有了一段時間,聽客戶如此一說,我也不得不承認,如今國內的GPS市場確實如他所說,太混亂了。
GPS未來的發展潛力被大多數人的商家所看好,家電和數碼廠商的大規模涌入,原來的MP4的廠商也開始集中生產力轉戰GPS市場,其次還有很多沒有實力的商家或個人都想通過這個日漸火爆的市場趁機撈上一把,于是廠商之間的競爭就在無形之中展開了,惡性競爭的直接后果是導致價格的大幅度下跌。
這樣的情形,和一年前的MP4非常相似。那個時候,以功能相對豐富完善的MP4紅透了國內的半邊天,在更多大廠商的帶動下,無數的小生產商如雨后春筍般撥地而起,不久之后逐漸由暴利期進入成本價格期。各廠商為了鋪量,甚至不惜成本大打價格戰,賠了錢只為賺吆喝。MP4的歷史最低價,1GB的容量還不到200元。
而GPS廠商的云集,直接導致了GPS產品的價位迅速下調,市面上普通一款藍牙GPS接收400元左右就能買到。而自帶屏幕功能相對豐富車載GPS,普通的連1000元都不到。和其他主流的數碼消費產品比起來,GPS的市場規模尚未形成局面,眾多廠商就已按捺不住紛紛加入進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暴利時期沒有出現,就馬上進入了激烈的價格大戰。按照我們所熟知的慣例,激戰之后,相關行業總免不了要進行一次大洗牌。
不過,真正讓我們前去拜訪的這位客戶下定決心放手GPS還有一個原因。由于業務的需要,該客戶要經常出差去相關的廠商處走動,結果卻讓他看到了痛心的一幕。在偌大的一個GPS生產車間里,他“不小心”看到了十幾臺的生產機器卻只有一臺在運轉,生產流水線上工人也是廖廖可數,這讓他意識到,貼牌GPS外面的積貨太多,市場一時之間根本消化不了。與原來MP3和MP4一樣,GPS由于其資金和技術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所以目前投入進來的大多數廠商都只是將其作為一個戰略的考慮,在市場爆發之前做準備,一旦效果不佳,將會及時抽身退出。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導致了GPS市場的混亂。
不過,和上面的這位朋友剛好相反,筆者的一位GPS經銷商朋友卻不這么認為。他關注GPS是在兩年前,僅在廣州的百腦匯有一個鋪位,代理的主要牌子包括奧可視、高銳等。按照他的說法,當前的GPS市場確實混亂,但混亂的只是那些貼牌生產的GPS市場,越來越激烈的價格大戰也只是在他們中間展開,像任我游、西門子、宇達電通這些一線品牌暫時還沒有加入到與他們的競爭中去,這是因為產品的受眾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