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明明只有600米的路程,導航系統路程是實際路程的940%!”日前報道的這起浦東新區法院受理的狀告導航儀銷售商的案件,在社會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據悉,關于汽車導航儀的訴訟案件是今年下半年新出現的,目前此類案件還呈現出增長趨勢。
每天自己開車從昌平到二環上班的劉先生,最近經常抱怨:“有沒有搞錯啊,又走錯路!這個什么GPS真想立馬扔出去解氣”!由于GPS導航不準,一個月內劉先生平白無故多了5張交通罰單。從最開始的奉為神明,到現在的敬而遠之,劉先生算是飽受“GPS之苦”。
作為數碼時代的技術新貴,這個讓大多數消費者又愛又恨的GPS風頭正勁。面對涌向市場的上百個GPS品牌,大多數消費者除了一頭霧水外,似乎別無選擇;面對GPS帶來的導航失誤,司機們只能束手無策。不知不覺中,消費者被GPS“忽悠”了。
GPS英文全稱GlobalPositioningSystem,譯為全球定位系統。它利用導航衛星進行測時和測距,計算出地球上任何地方用戶所處的方位。這項技術從最初用于軍事目的,到現在廣泛應用于航海、勘探、旅游等各個領域,并已滲透到個人生活方面。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私家車的增多,GPS的市場需求也不斷的增加,人們越來越依賴GPS來引導出行路線。某些GPS生產廠商使用盜版地圖,無法準確導航到目的地,誤導司機造成用戶對GPS的不信任。GPS導航儀需要在車內工作,相比于其他電子產品,其工作環境更加惡劣。GPS導航儀必須要在高溫,低溫,高頻震動等環境下工作。因此導航儀運行的穩定性也是至關重要的,沒有經過嚴格質量檢測的導航儀無法適應多種情況下的做業。面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和不斷涌現的GPS誤導事件,使我們意識到GPS在國內還處于艱難的成長期,市場亟待培育。
調查發現目前車載導航儀市場魚龍混雜,存在儀器質量不過關,內置電子地圖使用盜版軟件等問題,而國家和行業生產標準的缺席,是問題的癥結所在,也使廣大消費著索賠無門。
導航儀的“無標準生產”,既坑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同時又使市場環境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影響了用戶對GPS的信任。因此應盡快建立行業生產標準,成立行業協會牽頭規范市場。
航天天合公司,它是由長征火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投資組建的專業從事衛星導航關鍵技術以及相關產品設計的軍轉民公司,在RF射頻技術、地圖數據壓縮、引擎平臺開發和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核心算法等衛星導航關鍵技術方面擁有完全具有自主的知識產權,具備一般民用GPS廠商所沒有的技術優勢。并且它以長征火箭的成功經驗為依托,將豐富的航天技術應用到產品的設計中。
航天天合堅持以導航為先的理念,每一款GPS產品都經過反復試驗,依據《 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范 》進行測試并遞交詳盡的檢測報告。檢測項目分為17項四大類,分別為捕獲時間試驗、穩定性試驗( 主機連續工作3000小時無故障 , 高低溫存儲和工作試驗)、正權掃頻試驗和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所有產品均采用正版道道通地圖,以求在GPS定位速度、精確度等導航性能方面的高超保障。通過這套測試標準的GPS導航儀將能夠比較穩定地運行于駕駛環境,減少由于很多由于硬件問題帶來的設備失靈,提高GPS導航儀的整體質量。航天天合將會推動這套檢測標準成為行業內的質量控制規范,使得國內的GPS產品在質檢上有標準可循。航天天合公司堅持將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精神應用到民用GPS產品當中。
航天天合公司在此呼吁廣大GPS生產廠商,注重產品質量,遵循《 汽車GPS導航系統通用規范 》,重樹GPS導航在用戶心目中的可信賴形象。期望在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培育良好的市場環境,取得商業發展上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