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秋高氣爽,隨著黃金周自駕游等用車高峰的結束,大街小巷的洗車店也迎來了洗車高峰,但隨之而來的違章占道洗車,不僅驚擾市民,也開始成為城市文明創建的心頭之痛。這個多部門多年來無法解開的死結究竟如何破解?
人行道變身“洗車一條街”
在新站區華陽路上,短短500米的距離,就有7家洗車店。由于店面較小,雖然洗車在室內進行,但擦車卻都在人行道上完成。長期停放車輛,不少人行道磚甚至路基已經被壓得松動甚至洼陷。同樣,在沿河路可苑新村附近,一連四五家緊挨著人行道開設的洗車店也令市民頭疼不已,3米多寬的人行道上滿是準備清洗的汽車,加上松動的人行道磚下暗藏污水,踩上一腳就會四處飛濺,大家只能繞道而行。“原本寬敞的人行道硬是變成了洗車場,我們只有拐到馬路上擦著汽車小心地走。”家住凱旋大院的周鳳祈抱怨道,“洗車本無可厚非。但千萬別只顧及自己方便而忽視他人感受。”
200家洗車店耗水驚人
安徽省汽車用品行業協會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我市大小洗車行已有200多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開設在路邊,占用人行道擦洗車輛。
“不僅占道經營,很多洗車店沒有設置沉淀池,洗車產生的泥漿,順著污水管直接排到城市污水管網,嚴重影響城市排污功能。”市排水管理辦公室專家指出。“由于我市中水回用工程管網鋪設范圍較小,多數洗車店現在洗車用水都是自來水,對于非水源性缺水城市的合肥來說是個不小的浪費。根據測算,一個中等規模的洗車店,每天清洗30輛車,就將耗費自來水10噸左右。全市洗車店每年耗費的自來水量十分驚人。”外地早有科學管理模式
洗車店如何科學規劃、有序管理?許多外地城市摸索出行之有效的經驗。在北京、上海、沈陽等地,合格的洗車店首先要經規劃局規劃選址審批,節水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要經水利局、市政局審核,還需到交通局、工商局、商務局辦理車身清洗維護經營許可證。鄭州市規定從事洗車業必須具備2名以上專業洗車技師、2個以上洗車位,擦車場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同時規定主干道兩側、行政辦公區內、商城文化區、商業中心區、交通擁擠地區、城市道路交叉口等地禁止建洗車店。
合肥綜合管理迄今空白
早在2003年第一部“合肥市機動車輛清洗站點建設規劃”就開始醞釀,但隨著兩年后合肥市機動車輛沖洗整治辦公室的撤消,我市洗車業綜合整治力度逐漸式微。
在市工商局登記管理處,值班人員解釋說:目前開辦洗車店只要符合公司法規定,出具基本材料就可以了,不需資質證明和環評證明。開業后洗車店自行管理,工商部門原則上不進行干涉。
“2005年之后,洗車店的日常管理工作被劃分給了市容部門。”合肥市市容局城管督察支隊魏先生表示,“盡管城管巡邏隊員每天15個小時巡邏,對于洗車店占道經營和污水亂排進行管理處罰,但是由于合肥目前并沒有出臺專門的條例用以治理洗車店,更談不上整體規劃洗車店的布局和選址,執行中難度不小。”
“對于洗車點門前車輛的亂停亂放我們也很頭疼,雖加大巡邏力度進行處罰整治,但往往治標不治本。”交警五大隊副大隊長何靜說,“整治洗車店需各方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