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北京正在成為汽車巨頭角逐智能交通新技術的主戰場。昨天(10月10日),記者從第14屆智能交通世界大會上獲悉,日產汽車正計劃明年奧運前將其最先進的智能導航系統“星翼”全面導入北京,而豐田也宣布2009年將在華推出車載智能通信系統。與目前消費者熟悉的GPS導航相比,新的智能導航將實現從靜態電子地圖向動態交通信息導航的飛躍,真正使車輛規避擁堵節省行車時間。
記者昨天現場體驗了豐田車載智能通信系統。在雷克薩斯汽車駛出北展之際,車主按下車載終端的話務員服務按鈕,通過與后方支持中心人員的對話設定目的地——徐悲鴻紀念館,顯示屏上很快就出現根據實際交通狀況搜尋到的最佳行車路線。在行駛過程中,屏幕上還會以不同顏色顯示具體路況,如桔紅色表示極度擁堵。“前方300米擁堵。”車載導航提示,這時駕駛員可以重新搜尋有沒有更快的行駛路線。通常,供系統作出判斷的實時交通信息每過三五分鐘會更新一次。
與豐田相比,日產的“星翼”導航系統更具有普遍服務性。星翼是日產汽車和北京交通信息中心聯合開發的項目,它通過分析遍布市內的10000輛出租車提供的實時交通信息,幫助駕駛員找出到達目的地的最快路線。“2007年1月以來進行的測試顯示,該智能導航系統使車主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平均節省約20%。我們希望明年奧運會前,這套系統能率先在北京出租車上安裝應用。”日產中國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智能交通導航的普及首先取決于收費的高低。“盡管我希望節省出行時間,但有交通臺的擁堵信息提示,有多少人愿意為此額外付費?”一位車主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不過,歐洲智能交通協會負責人透露,目前歐洲人均收入的14%被用于交通運輸,在交通信息系統的傳輸帶寬提高后,智能導航信息直接發送到交通用戶的車載及口袋設施將越來越廣泛,消費者會習慣為此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