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副司長張驥面對媒體時,其喜悅之情就溢于言表,盡管當時距離博覽會還有兩天,但是他已經確定地說:“這次展會可以成為一次創新辦展模式,真正遵循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的成功典范。”
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國內郵發代號2-977)采訪時,張驥表示:“國內的一些展會辦了7、8年,可是依然每年都要動用政府的力量組織招、租會,而零博會僅不組織全國性的招、租會這一項,延續下去,就可以節約數以千萬計的行政成本。”
“了不起的奇跡”
今年6月,一條來自商務部網站和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網站的零博會招展信息發布。這樣一個由商務部批準、首家由企業主辦的博覽會,低調得連新聞發布會都沒有召開,但卻很快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用張驥的話講:“真的沒想到。”
張驥表示,近年來國務院大力提倡引導展覽業自主發展,但一直以來,我國的許多展會卻依然要依賴政府的行政資源辦展,每年花費的行政成本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并沒有取得相應的效益。
“一些展會政府色彩濃厚,需要動用政府關系才能招來展商;還有的展會冠以國際化的名字,但兌現卻很困難;更有很多展會,為了提升人氣,對參展的企業不設置任何門檻。”張驥說。
而零博會按照改革辦展的設想,最開始并沒有想到賺錢。承辦零博會的通用國際廣告展覽公司董事長李仁貴說,主辦企業甚至已經做好了第一年賠錢的準備。但張驥告訴記者,第一次辦展,主辦單位就已經略有贏余。
“這次零博會,商務部的支持很少。”張驥說,“部里只是向國內各地和海外國家發了函,以證明確實有這樣一個展會。就這樣,商務部還是接到了一些詢問的電話,因為大家看到那么多重量級的協辦單位,一時很難相信是真的。美國通用打來電話詢問,一聽說是真的,馬上就決定來了。”
據張驥介紹,零博會37個協辦單位,就有21家是國外的企業和協會,大眾、通用等八大跨國整車企業集團、世界500強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前四位,“沒有一家不是自愿要求協辦的。一汽、東風等21家國內重點汽車企業集團也積極給予了支持或者參與協辦。”張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國內郵發代號2-977),“中國的展會國際社會協辦,這還是第一次,而國內外協辦單位如此積極參與也真的沒有想到。一家世界排名第三的企業之前并不是協辦單位,他們還為此抱怨道,排名第四的都被零博會邀請協辦了,第三的憑什么不能協辦呢?”
張驥還介紹說,英國、韓國等國家的公司都是后擠進來的,并且每個協辦單位都沒有提出過要一分錢的股份。
5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在零博會開幕的三個月前就預定一空。截止到展會開始的前兩天,已經有8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0家專業客商報名到會采購,參展人員名單和賓館全部預定到位。
“一個展會的國際化程度,參考量基本是攤位的25%為外國參展商,而零博會以零部件攤位算,國外企業就占據了30%,絕對是‘聯合國’在辦展。”張驥笑著說。
據悉,澳大利亞汽車零部件博覽會執行主席斯圖亞特先生已經明確表示,從2008年開始,他們將只參加拉斯維加斯、巴黎、法蘭克福、迪拜和中國零博會這世界五大汽車零部件名展的采購。而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公司高級副總裁雷納茲先生更對零博會首屆就能辦成5萬平方米的規模感到“是個了不起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