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汽車界關注的、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洛陽三明實業公司轎車無級變速箱產業化項目近日終于在洛陽啟動。該項目的啟動,打破了德國、日本等汽車制造商在該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為民族轎車無級變速箱貼上了“中國造”標簽,“中國造”CVT也有望于明年裝配國產汽車。
作為汽車關鍵零部件中的核心技術,轎車無級變速器簡稱CVT技術是世界汽車廠商競相攻克的技術高地。洛陽三明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三明公司)歷時5年,耗資6000多萬元,終于研發出了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但因遭遇融資瓶頸,三明變速器產業化項目面臨夭折。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日前,總投資達2.2億元、年產5萬臺轎車無級變速器的洛陽聯合變速器有限公司掛牌成立,三明CVT產業化項目順利啟動,“中國造”CVT終于“化蛹成蝶”,并有望于明年裝配國產汽車。
瞄準空白
洛陽民企攻克技術難關
由于節能、減排、環保等優勢突出,CVT技術被認為是21世紀最流行的技術之一,但其復雜的技術和制造工藝也令不少世界汽車制造商望而卻步。其機電液控制系統、TCU控制器、匹配控制、模糊控制、智能傳感器等,是當今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領域中的尖端技術,目前,僅有奔馳、三菱、日產等5家公司掌握了這項技術。
然而,“中國造”CVT沒有誕生在實力雄厚的汽車制造企業,也沒有出現在人才濟濟的科研院所,而是被洛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三明公司所攻克。
三明公司是一家集成品油批發、零售、汽車銷售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實業公司。1998年,正在全國各地尋找投資項目的三明公司董事長劉亞軍偶然得知國外汽車廠商正在研發CVT項目,我國東北某大汽車廠也正在研發,但進展甚慢,遂萌生了研發CVT的念頭。
“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照樣能搞出來”,從不服輸的劉亞軍、劉華軍兄弟瞄準國內CVT空白,高薪聘請了60多名國內外汽車變速器專家,成立了研究中心,開始了CVT技術的研發。經過5年的努力,三明公司投資6000多萬元,終于研制成功了轎車用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
與目前普遍使用的手動變速器(MT)、自動變速器(AT)相比,三明公司研制的CVT具有技術先進、性能優良、成本低、節約能源、污染小、駕乘安全性高等優點,填補了我國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一項技術空白。
如今,三明公司的CVT技術已獲得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2003年10月,三明CVT產品通過了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的鑒定,并被省知識產權局列為全省首批專利示范工程企業。
遭遇融資瓶頸
三明CVT面臨夭折
歷時5年研發出了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技術研發的下一步就是產業化,這是一個比研發更為艱難的歷程。
CVT項目研發,已經耗盡了劉氏兄弟辦企業20多年的全部積蓄,靠自己再也無力進行產業化生產。他們只好用土地、廠房、自家住房等作抵押貸款,從公司經營的房地產、成品油批發、汽車銷售等項目抽借資金,苦苦支撐,終于完成了CVT產品制造、裝配、檢測的工藝、設備、技術,及專用下線實驗設備和檢測設備的訂購、自制等產業化工作,并使產品先后通過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臺架試驗和道路試驗,及東風汽車工程研究所總成性能試驗,得到國內多家整車廠家的認可,哈飛、中華、力帆、奇瑞等均提出批量供應的要求。
但接下來的日子里,三明CVT產業化工作再難繼續。盡管德國博士公司、魯克公司曾一年4次來到洛陽,要求三明為其貼牌生產CVT,天津、西安、武漢等地不少汽車制造廠商也紛紛開出優惠條件要求合作,但卻要求三明離開河南到當地建廠生產。劉氏兄弟婉言謝絕了。
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對三明CVT項目也高度重視。2003年4月、2004年5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史濟春副省長先后兩次就此項目作出批示,洛陽市政府、省發改委、省知識產權局等也先后對該項目進行考察、協調,但由于沒有資產擔保以及存在風險等原因,三明CVT產業化資金仍然遲遲沒有著落。
在資金最緊張的時候,三明公司曾被銀行列入“老賴”名單,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還款。劉氏兄弟向親朋好友借錢給技術人員發放工資,劉亞軍妻子甚至偷偷賣掉自己的首飾來維持家中基本生活開支……融資瓶頸,使得三明CVT面臨夭折的危險。
總理批示
CVT項目柳暗花明
在走投無路時,2005年2月,劉亞軍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寫了一封信,反映企業在自主創新、振興民族汽車工業過程中遭遇的難題。溫家寶總理指示國家發改委進行考察落實。
發改委委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對三明公司CVT技術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考察后得出結論:“洛陽三明公司研發的CVT技術成熟,申請了6項發明專利和19項實用型專利,獲得6項科研創新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水平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2006年11月,洛陽三明公司的CVT產業化項目通過國家發改委組織的專家評審,被列入國家信息產業關鍵技術產業化專項,并獲得450萬元資金支持。CVT項目終于柳暗花明,獲得了新生。
2007年,新調整的洛陽市委、市政府對三明自動變速器產業化項目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協調會,并指示有關部門“千方百計把CVT項目做大做強”。
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6月,洛陽三明實業有限公司以CVT專利技術入股,占25%股份,洛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洛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注入1000萬元和2000萬元政府引導性資金,3家聯合成立了洛陽聯合變速器有限公司,待將項目扶持起來后,政府引導資金再退出企業。
目前,新組建的洛陽聯合變速器有限公司3000萬元前期資金已經到位,廠房建設、設備采購、員工招聘培訓、配套零部件擴散招標等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展開,計劃明年7月首批轎車無級變速器產品將下線,批量供應國內汽車生產廠商。
專家預測,三明CVT產品實現產業化生產后,當生產規模達到100萬臺時,公司產值將達到130億元,利稅近30億元,帶動上、下游增加產值426億元,創造就業機會近萬人次。(知識產權報記者 李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