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市民呼吁加以規范
汽車空調加制冷劑(俗稱“雪種”)時,操作不當也會引發環境污染?昨日一名熱心市民帶著建議書找到廣州市環保局,呼吁盡快規范汽車空調雪種的排放和回收。據該市民最近幾個月的自費調查,發現廣州普遍存在殘余雪種直排現象,既破壞臭氧又浪費資源。
直排雪種危害臭氧層
潘先生曾在澳大利亞生活,對汽車空調修理和雪種中氟利昂的危害比較了解。“澳大利亞所有正規的汽修店,都有專門的雪種回收裝置,修完后再把雪種充回去。”潘先生說,但在廣州,他發現汽修店很少回收再利用雪種,而是直接排放掉了。
潘先生從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和幾個伙伴自費走訪了廣州、東莞、深圳等地的200多家汽修店,其中正規4S店有60多家,而配備有雪種回收裝置并正常使用的不超過10家。
直排有何危害?潘先生解釋說,目前國內汽車空調雪種一般分兩類:含氯(破壞臭氧的主要是氟利昂中的含氯成分)的R12和不含氯的R134a。前者由于嚴重破壞臭氧層,發達國家早在10年前就已禁產禁用。潘先生說,“一套回收設備要幾千塊錢,但便宜雪種一罐也就十幾元,所以修車店不愿意裝,車主也覺得無所謂。但對臭氧層的破壞,卻不能忽視。”
企業考慮成本直排雪種
記者昨日走訪了市內多個汽配集中區域發現,潘先生所說的情況果然存在。在恒福路汽車配件市場內,記者發現同樣是250g裝的R134a制冷劑,貴的賣到25元,最便宜的才6元。據業內人士介紹,純R134a的平均售價大概在80~85元/公斤,“十幾塊甚至幾塊一罐的,基本都是摻了R12的。”
雪種直排現象也同樣存在。在黃埔大道賽馬場內,記者詢問多家品牌車修理店,只有一家寶馬車的修理店承認店內修車都會使用雪種回收裝置。
廣州一家在知名汽車維修連鎖店的老板昨日表示,據他所知,廣州汽修企業大部分都不會去回收“雪種”,主要原因是買一個回收設備就得花上萬元。
含氟利昂汽車空調已禁產
廣州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維修、更換過程中的直排問題,目前我國暫時還沒有立法。汽車空調業應該在2001年底新生產汽車用空調就停止使用了氟利昂12,已經含有的將通過汽車報廢、更新換代來淘汰。市面上不容否認還有一部分,但是數量沒辦法估計,沒有做過專門的調查。對于潘先生的意見,只能在進行專項調研后才能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