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國家測繪局傳出消息:我國汽車導航項目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符合汽車工業標準、符合法律標準的我國第一份汽車導航電子地圖產品已于日前投放市場,作為汽車電子部件進入汽車工業領域。天津豐田汽車已經在新生產的威馳汽車上加裝了這一設備。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四城市已開通了全城汽車導航系統。加裝有汽車電子導航儀器的汽車可以在四個城市實施導航服務。 與此同時,國家計委正式批準中國四維測繪技術總公司“衛星導航電子地圖高技術產業化項目”,并列入年度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作為產業化項目承接單位,四維圖新導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充分利用現有測繪資源,建成一個由中央基地和23個省級基地組成的覆蓋全國的導航電子地圖網絡化生產與動態更新體系,全力推動導航電子產業化。我國電子導航產業開始加速發展。
帶動產業進步
從國際上看,衛星導航產品及配套的導航電子地圖的應用范圍已經擴展到各個領域,主要包括汽車自主導航,個人移動導航服務,各種監控和運營服務系統三大領域,形成了巨大的市場規模。
2000年一年,僅世界汽車導航市場就達到了40億美元,汽車導航電子地圖市場規模達4億美元,從市場份額來看,日、歐、美的市場占全球95%以上的市場,其中日本占62%、歐洲占24%、北美占9%。與1999年相比日本增長了16%、歐洲增長了79%、美國增長了103%,這種增長速度在發達國家其它領域是不多見的,表明了汽車導航和汽車導航電子地圖的巨大發展潛力。
汽車導航市場不斷擴大的同時,小規模的導航電子地圖生產廠家或被兼并、或被淘汰,逐漸形成了以美國NavTech、歐洲TeleAtlas、日本Zerin和MapMaster為龍頭的四大導航電子地圖專業制造公司。他們四家占領了全球汽車導航地圖產品90%的份額,其中,美國NavTech公司占領了北美70%的市場份額,在歐洲也有43%的市場份額;日本Zerin和MapMaster公司在日本地圖市場占有90%的壟斷地位;歐洲市場主要由TeleAtlas所占有。僅日本市場汽車自主導航系統年銷量就達到200萬臺,產值24億美元,配套的導航電子地圖年銷售達到2.4億美元。
國內的現狀是高中端導航電子地圖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國加入WTO之后,為了提高汽車競爭力,提升汽車附加值,一汽、二汽、上海大眾、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天津豐田等汽車廠家都在計劃加裝汽車導航系統,國外進口汽車也希望加帶汽車導航裝置,國內外的汽車導航硬件廠家看好了中國的后加裝市場,他們迫切需要高端的汽車導航電子地圖產品。
解決汽車自主導航應用的瓶頸問題,能夠帶動汽車產業的進步。
發展前景廣闊
我國汽車自主導航市場還處在起步階段,但發展勢頭強勁。加入WTO后,汽車工業在中國競爭更趨激烈。在整車出廠時加裝汽車自主導航系統既能增加汽車的附加值,又可大大提升汽車產品的競爭力,這一觀點已被業界普遍認同。主流汽車廠家都在實施相應的發展計劃,天津豐田汽車公司于去年下半年率先在其生產的轎車上選裝汽車自主導航系統,一汽、二汽和上海及其合資廠也有相應的計劃。
此外,國外和國內的汽車導航電子產品生產廠家也瞄準了中國的后加裝市場,蓄勢待發。沒有高品質汽車導航電子地圖一直制約著我國汽車導航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產業化項目的實施將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必將極大地刺激這一市場的發展,迅速擴大汽車導航電子地圖需求量。
中國GPS協會研究報告顯示,到2005年,我國汽車導航系統年銷量將達14萬臺,保有量將達到25萬臺,屆時,汽車導航電子地圖年銷售將達到1.2億元。到2010年,汽車自主導航系統年銷量將達到53萬臺,保有量210萬臺,汽車導航電子地圖年銷量達5.8億元人民幣。
市場潛力巨大
汽車自主導航能創造輕松自如的駕車環境,提高汽車的科技含量,平均增加10%左右的汽車附加值,是汽車工業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導航電子地圖是實現汽車自主導航的關鍵和基礎,缺少高品質的導航電子地圖已經成為我國開發和應用汽車自主導航產品的瓶頸,它不僅制約了我國汽車自主導航技術和產品開發,也使得國外先進的汽車導航產品無法在我國應用。加速電子導航產品的市場化將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其產品將直接帶動我國汽車自主導航硬件和軟件產品開發和應用,促進我國汽車產業進步。
導航電子地圖有三個主要應用領域,即汽車自主導航、基于手機和PDA的個人移動導航服務和各種監控與運營服務系統。其中汽車自主導航對導航電子地圖的技術和質量要求最高,需要的是高端的導航電子地圖;基于手機和PDA的個人移動導航服務,則需要的是中端產品;監控和運營系統所需要的往往是低端的產品。由高端的導航電子地圖產品幾乎可以自動地生成中端和低端產品。
此外,導航電子地圖還可以衍生出附加產品,如某些信息系統中的電子地圖等。專家們初步估算,導航電子地圖在我國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僅在上述三個領域到2005年我國市場規模將達到3.2億元,到2010年將達到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