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問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
筆者曾經在汽車電子行業工作過,和一些行業內的朋友和客戶都很關注這件事(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當初也曾作為一個工作中和茶余飯后的一個話題,但都感覺了解不夠,所以無從下“筆”。經過不斷的搜集資料、拜訪經銷商、實地探查,終于看出了一些“端倪”。現在決定將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事件真相“還原”出來,以供同行和讀者相互交流。
背景
近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為汽車電子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內家電知名品牌企業陸續進入此行業, 創維、康佳、新科、TCL、中興、華為、京華、上廣電、德賽等大批知名企業開始加緊進入汽車電子產業。
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其實抓住了一個市場契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汽車電子市場容量大,據了解,去年國內汽車銷售總量已經突破400萬輛,轎車銷售超過200萬輛,而車載DVD等車載AV設備的銷售總額已突破了40億元大關。有資料也顯示,今年我國汽車電子產品市場將達到500億美元。
2、家電行業的利潤薄,而汽車行業的利潤高,根據家電企業廈華2003年度年報顯示,其車載監視器及配件的毛利率達32.45%,遠遠高于彩電銷售13.18%的利潤率。而家電行業已經趨于飽和,沒有多大的市場增長空間。隨著整車的發展,汽車電子產品面臨著高速成長的巨大機遇。
3、選擇汽車電子更能發揮自己的強項,與家電企業直接造車不同的是,即在進軍汽車業時,家電企業選擇汽車電子領域更能發揮其自身的專長。這些生產銷售家用影音產品的家電巨頭首先選擇汽車影音產品作為切入點,然后延伸到汽車電子行業,這樣能發揮公司的強項,做到循序漸進。
4、選擇目前這一時機切入到汽車電子行業,還與近年來汽車生產方式的變化密切相關。汽車零部件生產正逐步從生產汽車的集團中分離出來,并開始形成了一個獨立的產業,整車廠則采取擇優采購,這為汽車電子企業提供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
5、家電企業選擇進入汽車電子行業的另一個理由是,目前國內家電行業的格局已經形成,局限在這個領域的格局已經很難打破。發展到今天這個規模,如果不繼續做大做強,就很可能會被淘汰,這就需要在產業上形成新的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傳統家電企業爭食汽車電子產品市場,主要是因為傳統的家電產品經過多年來的惡性價格競爭利潤已經非常微薄,企業希望借主業的延伸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我們以汽車影音產品來探討一下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的狀況。
品牌格局
當前國汽車影音的布局可概括為一超兩強:一超是指日系品牌,占據60%的市場份額,先鋒、松下、索尼、阿爾派、JVC、建伍、歌樂先后進入中國,搶灘國內市場。他們在國內設立工廠或SKD組裝其品牌。其中,先鋒、阿爾派為專業的汽車音響品牌。兩強中的一強是指歐美品牌。早期以菲利浦、西門子VDO、萊福、KICKER、MA、大地震等為主,目前,世界級頂級品牌美國的麥景圖、英國的麥古龍也逐一登陸中國。另一強是指國內汽車影音企業。這些企業大多以生產主機為主,主要有華陽、好幫手、德興數碼、長征數碼、紅雅仕、剴振等,90%以上是OEM貼牌加工,靠成本優勢和大資本運作鞏固其江湖地位。
今年隨著奧克斯退出汽車市場,給進入汽車和汽車后市場的家電行業敲響了警鐘,但并沒有因此而影響家電巨頭進入汽車電子的步伐。創維在深圳成立汽車電子公司,并收購技術公司和設立生產基地,康佳也投入1.2個多億的資金豪賭汽車電子市場,究竟能不能風聲水起呢?
汽車電子屬于產品的時代,還是營銷的時代?
家電巨頭在行業的立身之本就是營銷,當初就是靠強大的營銷力、市場的精耕細做,貼近市場的價格而一舉超越了日系家電品牌,而成為國內強勢品牌。但他們進入汽車電子后還能延續成功嗎?
看看家電產品和汽車電子產品的屬性,家電產品屬于大眾化產品,而汽車電子屬于個性化產品,這不僅僅是車主的需求,而且還是代理商和零售商的基本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車型多而廣,各車型儀表盤影音外形面框和內徑尺寸都有不同的標準,新車型個性、新穎,如果廠家的產品不能與車型配合好,做到“量體裁衣”,產品就不能在這些車型上安裝,渠道中也不能實現銷售。當然可以生產一些能滿足普通車系的產品,但車主消費能力不強,品牌忠誠度不高,注重價格,三線品牌所占有的市場非常大。
2、改裝接線,由于標準和車系的不同,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接口,改裝時有2種方法,一是有專業的轉接頭,直接插上。另外就是剪線,由于汽車制造廠有不成文的規定:如果沒有得到廠家的允許,動了電路部分,廠家不予保修。很多車主就不愿意剪線了,許多零售商也沒有這個技術能力。如果廠家沒有專業的轉接頭,就會失去很多零售渠道客戶,與國際品牌比沒有比較優勢,商家認為公司沒有這個技術實力。
3、電子電路方面,由于技術標準和車系的不同,電子電路也有很大差別,國內共有上百種車型,很難短時間內完全掌握這些技術,國際大品牌一般都經過10多年的積累,才擁有和車型同步的電子技術,而這些家電巨頭才2—3年,存在明顯的差距。
這些因素證明汽車電子還處于產品時代,開發出適合渠道、車型、消費者的產品是多么重要。如果只是迷戀于營銷,而不注重產品這個載體,真是“丟了西瓜撿芝麻”。而國內家電巨頭在這方面的積累時間短,而且很多廠家還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方面的戰略意義,還沉迷在靠強大的品牌拉力去推廣產品,這時在市場中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之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