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時候要系安全帶?有沒有搞錯!只有那種剛從駕校畢業出來的新手,才會恪守著駕校師傅的教誨。 和我說安全帶的重要性?都開車五六年,誰不知道安全帶對于安全很重要,但除非遇到警察罰款,沒人愿意開車的時候弄一根帶子一直勒著自己。再說了,只要駕駛技術不錯,事故的發生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況且,誰也沒那么倒霉,一不系安全帶就會發生車禍。 因此,安全帶,這玩意,用時信手拈來,不用時順手一丟就可以了,沒必要天天為安全帶高喊口號。但是據統計,由于系了安全帶而在交通事故中幸免于難的乘員約占30%。也就是說,小小的安全帶救了近三分之一駕車人的命。所以,您千萬不要嫌麻煩,舉手之勞,也許就能保住一條命。套用一句大家都知道的宣傳語:為了您的安全,請系好安全帶。 誤區一:系不系無所謂 每次說起系安全帶的事兒,趙先生總是不屑一顧地說:“哪能那么倒霉會遇上事故?”正是基于這種僥幸心理,趙先生開車時經常不系安全帶。他一般只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候,才會系上安全帶;而在所謂的“低級別公路”上行駛時,他就想不起來系安全帶。“沒什么不妥,路程不遠,一會兒就到了,用不著系那玩意兒。”再說,萬一發生車禍,系上安全帶豈不是很難脫身? 
誤區解讀: 其實,這完全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險。當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發生碰撞或緊急制動時,巨大的慣性會使車內乘員與方向盤、擋風玻璃等發生二次碰撞,從而造成對乘員的嚴重傷害。而安全帶能將人束縛在座位上,它的緩沖作用會吸收大量動能,大大減輕乘員的傷害程度。而一旦發生事故,從目前的事故報道來看,安全帶的使用,將使司機在事故后保持清醒頭腦的機率有極大的提高,即使發生火災,也可以解開安全帶逃生。 然而由于觀念的滯后,很多人都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在市內行車,時速不會太高,所以沒什么機會能用得著安全帶。其實,當車僅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發生碰撞,身體前沖的力量就會相當于從4層樓上扔下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其沖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安全帶的作用在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來。 事實上,城市道路縱橫交錯,人流、車流密集,很容易發生事故。不論是在高速公路、低等級公路,還是在城市街區,安全帶同樣重要。有的時候,危險就是在不經意中發生的。趕快拋掉這種僥幸心態吧,記住,當您心存僥幸時,就已經與危險牽手了。 誤區二:后排不需要系安全帶 后排座椅上的安全帶和前排座椅安全帶相比,使用概率更低。在某報紙隨機對50人的抽樣采訪中發現,有47人堅決認為乘車時坐在后排座椅上不系安全帶是很安全的,甚至有人認為乘坐在司機后面的座位上根本不用系安全帶,也能萬無一失,只有3個人認為乘車時即使在后排座椅,也應當系好安全帶,但沒有一個人能夠說出究竟存在多大安全隱患。 誤區解讀 那么讓我們用數據和事實來說話。在某汽車廠家進行過一項用機器假人模擬后排不系安全帶駕駛事故的試驗,當轎車以60公里/每小時滿載4人行駛時,正面與障礙物相撞,前排司機和乘客系好安全帶,而后排乘客沒有系安全帶。結果是相撞后,后排的兩名乘客越過前排座椅,直接撞到了前風擋玻璃上,其中司機后面的乘客還把前擋玻璃撞碎。從后排假人身上獲得數據顯示,這種試驗狀況下,后排乘客將受到足以致命的外部沖擊,前排乘客則因氣囊彈起而沒有受到傷害。 汽車專家告訴我們,后排乘客不系安全帶是安全的說法并沒有科學道理,而司機后面座位最安全也是無稽之談。如果不系安全帶,車上的每一個座位都是存在安全隱患的。 誤區之三:有安全氣囊就行了 說到安全氣囊和安全帶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們對安全氣囊有一種誤解,以為它是萬能的。有一些人認為,車內裝備有安全氣囊,所以就沒必要系安全帶了。而隨著安全氣囊在越來越多的車上成為基本配置之后,安全帶的使用頻率更是大大減小。 這里有一個極端的例子就是戴安娜死的時候,據說時速達到180公里,車上別人都沒有死,甚至有的是輕傷,就是戴安娜死了,很大原因是她沒有系安全帶,而別人都系了。 誤區解讀 這都是由于對安全帶和氣囊理解不夠,在使用上存在的誤區。試驗人員現場解析時說,當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發生碰撞或緊急制動時,巨大的慣性會使車內乘員與方向盤、擋風玻璃等發生二次碰撞,從而造成對乘員的嚴重傷害。安全帶能將人束縛在座位上,它的緩沖作用會吸收大量動能,極大地減輕乘員的受傷害程度。 其實,安全氣囊的作用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只有安全氣囊而沒有系安全帶時,車輛發生事故時生還的概率為15%,而當有安全氣囊且系安全帶時,生還的概率為45%。 而單純依靠安全氣囊也是十分危險的。因為氣囊的爆發力非常大,如果沒有安全帶的牽引緩沖而直接撞到正在爆發的氣囊上,對身體也會有嚴重的損傷。所以,安全氣囊是要與安全帶配合使用才能起到其“安全”作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