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對于很多車主而言實在是老生常談,在買車時也是關注再三,然而對于保護駕乘人員生命安全的最為重要的安全帶卻重視不夠。不過相信大家對安全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認識多一點后,對安全帶的看法也會有所變化的。 一、安全帶的功能
作為汽車安全的基本保障設備,安全帶主要的功能在于當事故發生時,限制駕駛者或乘員的位置,避免發生人員與車體其他部位的碰撞傷害,降低事故對人員的傷害程度。據業內人士介紹,其實在業內有一種說法,在發生碰撞事故時,安全帶起到的保護作用是90%,加上安全氣囊后是95%,而如果沒有安全帶的幫助,安全氣囊的這5%功效都很難說。根據統計,在美國每年有超過1萬名駕駛者因為使用安全帶而保住性命。而在國內忽視安全帶的功能發生慘劇的事情不勝枚舉,對于那些曾被安全帶從鬼門關救回來的人來說,安全帶絕對是汽車安全中最重要的設備。
安全帶的防護機制主要有以下幾種:
1、對抗撞車時的減速度,使駕乘人員不致與方向盤、儀表板、擋風玻璃等物品發生第2次撞擊;
2、分散減速力;
3、通過安全帶的延伸作用,再度緩沖減速力的作用;
4、防止駕乘人員被拋出車外。 安全帶主要分為兩點式和三點式兩種。兩點式安全帶只固定腰部,在碰撞事故中可以防止乘員身體前移或從車內甩出,優點是使用方便,容易解脫;缺點是在撞車時對上身的保護不是很理想,前座乘員頭部可能會撞到儀表板或擋風玻璃上,現主要在后排座椅上使用。三點式安全帶在兩點式安全帶的基礎上增加了肩帶,可同時防止乘員軀體前移和防止上半身前傾,增強了乘員的安全性,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一種安全帶。
二、普通安全帶的工作過程
在理想的情況下,當碰撞發生的時候,安全帶應該是及時收緊,在事故發生的第一時刻毫不猶豫地把人保持在座椅上,然后適度放松,待沖擊力峰值過去,或人已能受到氣囊的保護時,即適當放松安全帶。這樣就可以避免因拉力過大而使人肋骨受傷。不過普通的安全帶都沒有這樣的“理想”工作狀態,只是直接地限制人體移動而已,因此在車禍之中還是有相當的機會令人體受創,因此預收緊的安全帶以及拉力限制器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三、預緊張安全帶的工作過程
安全帶預收緊裝置當事故發生時,人向前,座椅往后,此時如果安全帶過松.則后果很可能是:乘員從安全帶下面滑出去:或者,人已碰到了氣囊,而此時安全帶由于張緊余量過大而未能及時繃緊,即未能像希望的那樣先期吃掉一部分沖力,而是將全部負擔都交給了氣囊。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導致乘員嚴重受傷。
但問題是,正確安裝的安全帶。其松動余地來自何方?一是由于乘員的衣服本身有一定的厚度,另外在安全帶裝置中也多少隱藏了部分松動余地,這種余地無法消除,但真遇到事故時,還就應該盡量消除。怎么辦?為此出現了這種安全帶預收緊裝置它負責提供瞬間繃緊的安全帶。其作用過程是:首先由一個探頭負責收集撞車信息,然后釋放出電脈沖,該脈沖傳遞到氣體發生器上,引爆氣體。爆炸產生的氣體在管道內迅速膨脹,壓向所謂的球鏈,使球在管內往前竄,帶動棘瓜盤轉。棘爪盤跟鈾連為一體,安全帶就繞在軸上。簡單地講,就是氣體壓力使球動,球帶動棘爪盤轉,棘爪盤帶動軸轉--瞬間實現了安全帶的預收緊功能。從感知事故到完成安全帶預收緊的全過程僅持續千分之幾秒。管道末端是一截空腔,用于容留滾過來的球。
安全帶拉力限制器事故發生后,安全帶在預收緊裝置的作用下,已經繃緊了。但我們希望在受力峰值過去后,安全帶的張緊力度馬上降低,以減小乘員受力,這份特殊任務就由安全帶拉力限制器來完成:在安全帶裝置上,有一個如前所述的預收緊裝置,底下卷繞著安全帶。軸芯里邊是一根鋼質扭轉棒。當負荷達到預定情況時,扭轉棒即開始扭曲,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安全帶,實現了安全帶的拉力限制功能。 在安全帶預收緊裝置和安全帶拉力限制器的共同作用下,安全帶的保護能力幾乎達到了理想狀態。所謂于細微處見精神,先進的安全帶確實能給乘員提供可以信賴的安全保護。
安全意識淡漠并不一定會出交通事故,但安全意識強卻一定可以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就拿安全帶來說,如果不系,無論多么堅固的車身結構、多么齊全先進的安全裝備,也無法發揮作用,無法保護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