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觀察,我們首先發現在駕駛員頭頂上部的車身頂梁在巨大的沖擊下,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褶皺變形。由于車身框架發生變化,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車門被卡住。碰撞試驗中心內的工作人員在手腳并用的情況下,費了一定的時間和力氣才將門打開。不過從始至終沒有借助工具來開門。而車門的結構已被破壞,打開后便出現下垂(其他三個門開啟正常)。  駕駛員車門打開費了不小的力氣
 車頂部變形

據技術中心的專家介紹,在正碰試驗中之所以要打開門,主要是考慮到對車內人員的營救問題,而此時如果一排有一個車門能打開,就應該算是成功的。 當然,在C-NCAP的管理規則中也對于四個車門的正常開啟有著明確要求,如果有被鎖死的情況也必然會影響到它的成績。至于為什么會在車頂而不是我們通常看到的A柱發生變化,自然與車輛的設計有關。此處車體的曲力變化最為明顯,褶皺也自然發生在這里。加上之前的試驗,車頂出現如此明顯變形的目前還不多見。當然我覺得有必要在這里強調,車身的變化只是一方面,最終的試驗結果,還是要通過采集假人身上的傳感器收集到的信息來做最主要參照。因此君越最終到底能得到怎么樣一個分數,現在還不能隨意的下結論。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車內。假人坐姿端正,并且氣囊上涂料印記也很靠近中心位置。儀表臺上有假人腿部在撞擊時留下印痕。而對于車內A柱、轉向柱、腳踏板的變形程度則需要進行測量,我們很難通過肉眼觀察得出結論。大廠在產品品質的一致性上通常能夠得到保證,而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從目前的情況看此次君越的表現基本正常。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必將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