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A安全車身由豐田根據世界多數國家的安全基準,并結合實際事故發生狀況獨立研發,以便在碰撞發生時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將駕駛室的變形減少到最小限度,從而確保駕駛室及內部成員的安全。在此次試驗的現場,皇冠撞擊后主要呈現出了如下特點。 

 車頭變形相對嚴重,車輪在受到沖擊后爆胎
 車體基本沒有變形
首先,車頭結構在接觸到壁障物體后開始出現擠壓變形,在為車輛做出充分緩沖后化解了所有動能,最終使整個車體停止運動。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車頭在吸能過程中潰縮的程度比較大,這對于成員起了很好的保護作用,要知道在事故中過大的減速度也是造成車內成員受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車子左前輪在沖擊下發生了一定的后移,并在接觸到翼子板后出現爆胎,車體歪向一旁。透過車頭向內看去,可以發現車輛的縱梁發生了比較規則的褶皺,充分說明其在整個撞擊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除此以外,發動機蓋和翼子板也基本按照設計發生了一定的變形。總體來看,車頭部分的變形并沒有對乘員艙造成多少侵入,而對于如車內腳踏板的位移是否存在,大概是多少這些問題,我們在現場還是無從知曉的,要等待最終的試驗結果。 
 四車門均可正常開啟
記者在實驗現場還注意到,在正面40%重疊可變性壁障碰撞試驗中,皇冠受到沖擊比較嚴重的左側A柱上出現了一個比較小的凹陷。這與今年2月份在同一場地中進行試驗的豐田銳志如出一轍,可以想見在更大的撞擊作用下,此處將很有可能出現更嚴重的變型。除此之外,皇冠的乘員艙基本保持了完整——四車門能夠進行正常開關,車頂沒有凹陷的跡象或趨勢。 最后來觀察一下車內的情況。首先,假人的坐姿端正,并且在回放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前排假人栽向氣囊時,后排假人卻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后排座椅上。在這樣不對等的碰撞中,前排兩個假人依舊接觸到了安全氣囊比較靠中心的位置。而膝蓋部位的氣囊等緩沖材料依舊發揮了作用,給予了下肢充分的保護。 
 膝部的氣囊清晰可見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太平洋汽車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一經發現,必將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