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主動安全的概念,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一下主要的汽車主動安全裝備。
首先是緊急制動輔助裝置。有效的制動是避免事故發生的前提,但是調查表明,在緊急情況下能緊緊踩住制動踏板的駕車者,僅占全體駕車者的一半,很多時候為躲避事故而采取緊急制動時,并非如想象的那樣能夠果斷地踩下制動踏板,而且,有時駕車者即使本意想緊緊踩下制動踏板,但是所用力度仍然不夠。
再以一汽豐田的皇冠和銳志車型為例,它們所配備的緊急制動輔助裝置能根據制動踏板踩下的速度和踏板移動距離,判斷此時車輛處于緊急制動狀態,因而自動對車輛施加較強的制動力。需要注意的是,腳一旦離開制動踏板,緊急制動輔助效果也隨之消失,因此,在車輛完全停止前,應一直踩住制動踏板。
其次是ABS裝置,在濕滑的路面上緊急制動時,ABS裝置能夠保證駕車者即使用力踩下制動踏板,車輪也不會抱死,駕車者可以操作方向盤避開前方的危險,從而保持車輛的穩定,使車輛減速停車。
現在很多車上的ABS裝置還又加載了EBD功能,例如皇冠和銳志車,有了這樣的裝置,即使在車輛滿載時,或在彎道上制動時,也能保持車輛的穩定,順利制動。
再次是VSC裝置。車輛在濕滑路面上急加速時會造成車輛側滑,VSC裝置可防止急加速時車輛側滑,使車輛順利轉向。剛上市的一汽豐田PRIUS普銳斯,就在全世界率先采用了S-VSC裝置,該種裝置將VSC和EPS和諧地統一起來,在轉動方向盤時可保證車輛安全而平穩地轉向。
第四個是TRC主動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機械結構。TRC裝置能防止車輛的雪地等濕滑路面上行駛時驅動輪的空轉,使車輛能平穩地起步、加速,支持車輛“行駛”的基本功能。在雪地或泥濘的路面,TRC主動牽引力系統均能保證流暢的加速性能。此外,在上下陡坡、險惡的巖石路面等,四輪驅動車所獨有的越野行駛路況下,TRC也能適當控制車輪的側滑,比起配備傳統的中央差速器鎖止裝置的車輛而言,配備TRC的車輛具有前者無法比擬的駕乘感和操縱性。一汽豐田的皇冠,TRC就是標準裝備。
三、被動安全設計——救人于水火
被動安全是事故發生后對乘員進行保護的性能。在被動安全方面,安全帶和空氣囊是受到人們廣泛關注的配備。
談到座椅安全帶的效果,從實踐角度來看,比較早的記錄是1971年,澳大利亞Victoria州開始強制安全帶的使用,僅第一年,死亡率下降21%。美國安全帶強制使用法規和安全帶實際使用率比澳大利亞和歐洲要晚,要低。由于這個現象存在,后來統計數據就表明美國的汽車乘員為此付出了很高的死亡代價。
再從能量角度來看座椅安全帶的功能。首先在碰撞過程中,乘員保護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轉移和吸收這么大的碰撞能量,我們不希望能量再增加,而座椅安全帶至少不給整個系統增加新的能量,它只是吸收能量,所以說它即使不發生保護功能,也至少不添亂。而空氣囊就不然,空氣囊首先要給系統注入新的能量,這是爆炸的過程,然后因為設計的非常巧妙、非常好,所以吸收處理自身的爆炸能量,再處理碰撞能量,等于平白無故給系統增加能量。這樣對空氣囊的設計的要求就非常高。空氣囊能否真正成為“安全”氣囊完全在于設計的合理化程度,而不是說空氣囊越多就越安全。
因此,通過多年的實踐檢驗,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空氣囊是非常重要的保護裝置,但它是在系好安全帶前提下的安全輔助裝置。在發生后面碰撞、側面碰撞或翻滾時,駕駛席和助手席的空氣囊不會展開,如果不系好安全帶,僅靠空氣囊無法對乘員提供足夠的保護,乘員有可能被撞出車外。此外,空氣囊僅能作用一次,對連續碰撞事故時所發生的二次碰撞不起作用。專家特別指出,在發生正面碰撞時,如果未系好安全帶,緊急制動會使乘員身體向前猛沖,此時空氣囊展開,反而有可能造成對乘員的極大傷害,因此車輛行駛時請務必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