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何以成為賣點?
以“5米印象”征服消費者是卡羅拉的口號之一,但事實表明,一汽豐田似乎低估了消費者的眼光。一位到店看車的消費者說:“除了前臉象凱美瑞之外,從動力到外形,卡羅拉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設計。”
豐田汽車向來以“中庸”的性能和設計著稱,“面面俱到”的全面性雖然可以讓一款車的消費人群更加寬泛,但是特點不鮮明的問題也會伴隨而來。某汽車評論人士說:“豐田錯誤地估計了國人的消費心理,希望用卡羅拉來迎合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者。十幾萬元的車,一般都由是20至35歲的年輕人購買,這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對車輛的要求是動感、時尚和個性化,全面性對他們來說意義不大。35歲以上的消費者普遍需求的是社會地位的認同感,家轎型的卡羅拉也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 饑餓營銷耗掉了誰的耐心?
據某西南地區媒體報道,由于訂購的卡羅拉遲遲不能交付,當地的部分消費者已經開始出現了退訂現象。一汽豐田某經銷商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上市之初我們也曾‘變相加價’賣過卡羅拉,隨車購買6000元裝飾包就能提前提車,現在我們也不加價了,因為根本就沒貨,您要是著急買車就去選別的車型吧。”
業內人士分析道:“卡羅拉不同于凱美瑞,首先它沒有后者特點鮮明,再者它的競爭對手比后者多,所處的細分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在卡羅拉搞‘饑餓營銷’時,明銳、思域、307、速騰、軒逸和馬3等等,這么多車型完全可以‘喂飽’消費者。”
『卡羅拉處境尷尬』
卡羅拉作為第十代花冠,雖然有著“保有量世界第一車型”的頭銜,但在中國卻正在遭遇著“水土不服”,而這樣的局面并不是因為產品有問題。業內人士認為,對于不同的市場定位和消費群體,營銷模式不能機械地復制,以“高姿態”實行“饑餓營銷”雖能得到穩定的利潤率,但將失去潛在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