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零百加速2.8秒!盤點將上市的豪華電動車
上市時間: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上市(2020年國產)
續航里程:400km(WLTP工況)
新車亮點:奧迪首款純電動SUV/6屏交互系統
在過去的一年里,e-tron在傳統的豪華品牌中出盡風頭。作為奧迪旗下電氣化戰略部署的第一臺量產純電SUV,奧迪甚至讓e-tron在過去一年里以全新子品牌的姿態,在Formula E(電動方程式錦標賽)、車展等多個平臺上登臺亮相,在曝光度方面確實要比其他傳統主機廠的電動車做得更好。
外觀上,奧迪e-tron采用了奧迪家族最新的設計理念,標志性的大尺寸中網也不可或缺。相比家族內其他成員,奧迪e-tron的中網變得扁平、條幅更密集,比奧迪Q7大氣卻又略顯呆滯的中網要靈動許多,比起當紅的奧迪Q5L上的中網則要更加犀利,整體的辨識度還是非常高的。
新車采用半封閉式格柵設計,并且配備了主動格柵,相比如今普遍采用的全封閉式設計,奧迪e-tron要更加保守穩健,在傳統和激進中取舍,既突出了家族風格有能區別于傳統的燃油車型。
新車側面也能看到奧迪家族式設計的影子,線條流暢,并加上了黑色的外包圍;車身尺寸方面,該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901/1935/1616mm,軸距為2928mm。官方表示其行李廂的容量為660L。此外還有取消傳統的后視鏡,用攝像頭代替,不過由于法規原因,估計國內提供的是傳統的后視鏡。
奧迪e-tron在內飾方面延續了全新的家族設計,如果說奧迪全新的3屏互動非常科技感,那e-tron的6屏互動估計會讓你目瞪口呆。首先是全新不可或缺的3屏互動,分別是①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用于顯示駕駛信息和地圖等;②中控上下2塊分別為10.1英寸和8.6英寸的液晶觸控屏幕,分別用于控制智能媒體系統、車載空調系統,此外后排也有1塊控制空調的液晶觸控屏;③位于主副駕駛位旁的車窗下方兩塊7英寸OLED屏幕,用于顯示電子后視鏡畫面。然而若果國內發售版本更換為傳統后視鏡,預計這兩塊屏幕或將取消,那也就變成了4屏互動。
奧迪保時捷一家親,雙方此前曾一起研究全新的純電動車架構——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PPE),預計2021年推出首款車型。奧迪e-tron的動力總成也和上文中的保時捷Taycan基于同平臺打造,裝配前后雙異步感應電機。新車將采用95kWh電池組,在歐盟WLTP工況下可實現超過400公里(248.5英里)的續航里程;搭載兩臺電動機,其系統輸出功率可以達到300kW(408PS),峰值扭矩為664N·m。這款車0-100km/h加速時間為5.7秒,電子控制時速最高可以達到200km/h。
此外,充電方面奧迪提供可選裝的家用三相插座充電系統,支持 11kW 和 22kW 的壁掛式交流慢充,保守估算的話分別能在 8.5 和 4.5 小時左右完全充滿。此外,e-tron還能滿足150kW的大功率充電,充到80%的電量只需要30分鐘。
價格方面,55 quattro時尚型預售價為70萬人民幣,55 quattro技術型預售價為77萬人民幣,55 quattro專享型預售價為83萬,全球限量版 Edition 1預售價為826,800元。2020年上汽大眾MEB新能源工廠投產后,奧迪將e-tron國產化可能會換裝寧德時代的電池,容量增加到118kWh,到那時e-tron的續航續航里程會有大的提升。當然價格方面也會下降不少。
上市時間:2019年年底上市(2020年國產)
續航里程:450km(NEDC工況)
新車亮點:奔馳EQ純電動系列的首款產品/GLC的孿生兄弟
奔馳EQC是奔馳EQ純電動系列的首款產品,同時也是北京奔馳引進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定位為中型SUV。從設計、定位、及命名方式上可以清晰看出,奔馳EQC與GLC有著深厚的血緣關系。不過,新車在前臉、尾燈、內飾細節等處,換裝了奔馳EQ系列的家族化特征,強化了EQ系列的設計元素。前臉并沒有采用國內流行的全封閉式格柵,而是選用了主動關閉式格柵。
相信許多網友都和我一樣,對EQ的這個新面孔看得有一些不爽,但是奔馳還是鐵了心要在之后的電動化車型上統一這種細長橫格柵的風格,希望各位看官多看看,或許習慣了就好。
EQC在尺寸方面整體比例接近于奔馳GLC,擁有于GLC相同的車身軸距,其長寬高分別4761/1884/1624mm(帶外后視鏡的寬度為2096mm) ,軸距為2873mm,整車重1800kg。車身通過側面的EQC銘牌和前大燈及輪圈中的藍色裝飾來凸顯電動車身份,同時還有AMG-Line運動套件版車型可供選擇。
總的一句話來說,奔馳將GLC尺寸微調,改一改細節之后再換點花哨的細節,那就是全新的EQC了。
奔馳EQC整體輪廓仍然是和GLC相同的設計理念,而尾部最大的亮點莫過于尾燈組了,你可以很輕易發現,這次EQC采用了別具一格的貫穿式尾燈組,整體呈“C”字形,并與日間行車燈相互呼應,尾部整體的設計非常簡約時尚,相比奔馳以往商務老氣的尾部,EQC要加分不少。
內飾部分就不用多說了,EQC整的還是奔馳全新的那套家族設計,雙10.25英寸的貫穿式的儀表盤-中控一體化屏幕,將許多實體按鍵轉變為觸摸按鈕,不過保留了常用的空調調節實體按鈕,不會像e-tron那樣過分激進。筆者一直對觸控按鈕盲按的可行性耿耿于懷,奔馳的做法相對來說在當下可行性更高。此外,新車搭載的還是奔馳全新的MBUX人機交互系統。
EQC基于奔馳MEA模塊化電氣平臺打造,在動力方面,EQC前后搭載交流異步電機,綜合最大功率輸出310kW(421PS),綜合峰值扭矩730N·m。峰值扭矩765Nm,0-100km/h加速時間為5.1s。
在大家最關心的電池方面,奔馳EQC采用的是容量為80kWh的三元鋰電池組,匹配7.4 千瓦OBL水冷車載充電器與奔馳Wallbox充電樁。在Wallbox充電樁的直流快充模式時,在40分鐘即可完成10%至80%的充電任務。續航方面據目前得知的消息稱,EQC分為兩個版本,NEDC工況續航分別為415km和408km(并非此前宣稱的450km),新車百公里電池能耗分別為19.9kWh和20.1kWh,并配備5級可調的動能回收系統。
此外,和奧迪e-tron一樣,EQC國產后將換裝寧德時代的電池,預計續航里程會有不小的提升。
上市時間:2020年直接國產上市
續航里程:415公里(NEDC綜合續航里程)
新車亮點:X3同平臺的孿生電動兄弟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寶馬在新能源車型方面的布局用這句形容再恰當不過。
早在2013年,寶馬就在全球推出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i系列車型。近幾年基于熱銷車型衍生的插電混動車型也做得風生水起,但是和奧迪e-tron、奔馳EQC相比,自家的iX3卻沒能搶先一步,以至于筆者在制定這份盤點的時候險些將它排除在外,因為iX3的節奏確實要比二者慢上許多,2018年4月首發,但沈陽工廠的建設拖慢了時間,直到2020年才直接國產上市,嚴格意義上來說,它并不是近期上市的車型,但如果你對比奧迪e-tron和奔馳EQC兩款車型會發現,三者都將國產的時間放在了2020年,也就是說,明年才是他們在中國的決戰時間。
iX3在外觀方面采用了蝶狀的連通雙腎格柵,前大燈組與全新一代X3基本一致。其他線條細節也并未有可視化的修改,只是由于純電車的自帶屬性,原本的霧燈槽孔換成了淚目狀的細條散熱導氣槽,倒梯形的前杠也與普通版的X3上的六邊造型完全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格柵下襯還有藍色LED發光原件。寶馬iX3和奔馳EQC相似,在外觀上都是在原有成熟的車型上做畫龍點睛的細節提升,不過iX3的進氣格柵為閉合式。
車身側面看,iX3基于G08平臺(也就是全新的長軸版X3)打造,在造型上基本一致,但iX3搭載了全新的輪轂,下方踏板處為黑色的裝飾件搭配寶馬淡藍色的新能源標識,估計是為了彰顯這是一輛純電車型,此外,車身左側的翼子板上為快充的接口。
iX3的尾部采用了和X3相同的造型,3D雕塑造型的尾燈和立體的車尾都別無二致,不過你很明顯會發現排氣口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兩塊明亮的藍色裝飾板,飾板還裝飾成擴散器的造型,顏色有一些突兀,甚至會有花了200塊在汽配城加裝的錯覺。
iX3搭載超過70kWh的大容量電池組,預計續航里程將超過400km,最高輸出功率可達198kW(270PS),充電口在左前翼子板處,通過150kW的快速充電樁可以在半小時內將電池組充至滿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iX3采用的第五代電驅動系統eDrive,搭載該電驅技術的車型都將有一個部分地板空間被預留出來,用來安裝、擴展電池組,以獲得更長的續航里程。
iX3區別于上述豪華車型的地方在于,它將由華晨負責生產并出口全球市場。也就是說,等2020年沈陽的華晨寶馬工廠生產線一旦落成,將會正式啟動寶馬全新電動車iX3的生產制造并出口全國。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寶馬iX3要比EQC和e-tron要晚一些上市,但正如上文筆者所說,實質上正面肉搏的時間都是在2020年。
如果你問我最期待哪一款車,那必然是保時捷Taycan,從概念車型到如今即將上市,可以看出Taycan的野心一直都是「最好的豪華電動車」,但奧迪e-tron、奔馳EQC和寶馬iX3三者無疑是明年豪華電動車的主角,他們在產品力上都展現了傳統豪強應有的水準,價格也更加貼近市場。“相互競爭 但又不僅限于競爭”,他們將代表傳統豪華品牌打響電氣時代的第一場諾曼底登陸戰。密密麻麻的車型參數首頁,他們的新車簡介都歪歪扭扭寫著五個大字 ——滅了特斯拉。(文:太平洋汽車網 范志成)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