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老二?這些二線合資豪華品牌過得還好嗎?
英菲尼迪在2007年進入中國市場,2010年7月,英菲尼迪中國成立。2014年9月,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日產汽車公司共同設立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同年年底,英菲尼迪開啟了國產化的道路。
首先我們先來說東風日產襄陽工廠,英菲尼迪Q50L誕生地,同時也是英菲尼迪全球第三生產基地。作為戰略合作伙伴,東風日產承擔了英菲尼迪國產化產品的研發、采購、生產制造等價值鏈前端管理。2014年3月,東風日產襄陽工廠獲得英菲尼迪全球4.5分的授權認證(滿分5分),與雷諾-日產聯盟全球標桿工廠、進口Q50的生產基地——日本櫪木工廠處于相同水平。襄陽工廠總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為英菲尼迪國產化產品提供年6萬臺產能,以及沖壓、焊裝、樹脂、涂裝及總裝五大完整的整車生產工藝車間。
大連工廠是繼襄陽工廠之后,英菲尼迪在中國的第二個國產化生產基地,大連工廠一期已建成年產11萬輛的整車生產規模,未來最終建設完成年產30萬輛。目前,其整車工廠用地132萬平方米,擁有沖壓、焊裝、涂裝、樹脂和總裝五大工藝,員工1400余人。 此外,大連工廠配備了被譽為“雷諾日產聯盟工廠功能最強”的試車場,該試車場占地面積約52,000平方米,包含有16種測試路面,且擁有直線距離長達900米的測試跑道,能夠充分檢驗車輛各項動態性能。兩大工廠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助推英菲尼迪本土化戰略不斷走向深入。
Q50L
官方售價:26.48-38.98萬
車主提車價:20.98-24.98萬元
2014年東風英菲尼迪Q50L上市,后驅、M274發動機、DAS線控轉向等在當時驚艷了很多人,但經過了這幾年國內市場的洗禮,這款車的處境并不如往日了。
如今的2018款東風英菲尼迪Q50L在外觀方面還是保留住了經典的優雅屬性,在年輕和穩重中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并且加長的軸距增加了后排乘坐空間,車身比例也調整的恰到好處,如果還能再選配上經典的海浪藍配色,那就更靚了。
定價在26.48-38.98萬元的2018款英菲尼迪Q50L,對比同級別的競品,凱迪拉克ATS-L定價27.38-42.88萬元,寶馬3系定價31.39-36.39萬元,奔馳C級定價30.78-47.48萬元,奧迪A4L定價28.68-40.18萬元,捷豹XEL定價28.18-41.48萬元,綜合來看,其實Q50L在價格上要顯得更加友好,并且廠家還有大幅度的優惠,但在銷量上,卻差距明顯。
今年10月份東風英菲尼迪Q50L僅賣出1063輛,1-10月共銷售8604臺,這樣的數據才只能勉強達到寶馬三系的月銷量。其實Q50L在2018年完成中期改款后,該車系顯然已經進入了生命周期的下半段,新款上市后并沒有刺激市場產生銷量,甚至銷量持續下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小編得到、統計到的信息還顯示,東風英菲尼迪Q50L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慣有毛病。1、胎壓監測裝置偶爾報錯,會出現胎壓低請充氣的提示,但是實際輪胎是沒事的。雖然不是什么大問題,但如果你要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話也是會造成慌亂,需要到4S店連接電腦消掉。2、剎車異響,但是對剎車效果不會有太多影響。
QX50
官方售價:33.38-46.98萬
車主提車價:26.28-48.98萬元
2008年,英菲尼迪QX50以EX的名字正式進入中國市場,10年間內除了車型從EX改為QX以外,竟然沒有做過任何大動作的升級換代。2015年QX50實現國產化,第二款國產車型上市,并從VQ37HR改為VQ35發動機,但價格只存在小幅度下調,并沒有引起市場的廣泛注意。可見,英菲尼迪對于QX50不僅是前期的產品規劃還是后期的國產戰略都沒有做到很好。
不過QX50依舊是英菲尼迪在華賣的最好的車型,今年10月的銷量為2103臺,環比下降5.9%,同比增長15.9%,1-10月銷量共17848臺。曾經QX50最差的全年銷量低于1萬臺僅7106臺,同級別的競品XT5在單月的銷量就比它要高。
QX50在英菲尼迪產品陣容中的意義,官方定義為“英菲尼迪前沿技術的集大成者”得以概括。其搭載著名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VC-Turbo發動機,將傳統內燃機的曲軸活塞創造性地變革為多連桿連接機構,使得性能與效能間達到了高度統一。而這款全球首款實現量產的可變壓縮比發動機,一舉斬獲“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
其實QX50的內飾也是一個亮點,去年還入選沃德年度十佳。如果你光看照片或者你是一個粗枝大葉的人或許會覺得QX50的內飾也就還不錯。但是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它的細節才是真正能體現質感的地方,主打皮革包裹,銜接處用了很多翻毛皮,高級感的實木用料再用金屬條裝飾起來,每個點都很考究。如今售價30-50萬的很多豪華車,廠家仍然會想方設法地盡量降低成本,力圖以較廉價的材料和做工,去盡量實現更豪華的效果。不管是BBA還是一些同等級別的二線豪華品牌,大多表面功夫做得很好,大面上看真的是很有設計感,但是搪塑甚至硬塑料多有存在,雷克薩斯更是善于以塑料營造金屬的假象。沒辦法,QX50就是不討巧,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多少人會在車的內飾方面那么去摳細節呢?
說句實話東風英菲尼迪QX50這款車在各個方面做得并不差,但是最致命的問題是,都太平均了,沒有突出的產品特色。產品賣點是很重要的營銷點,奔馳的豪華、寶馬的運動、奧迪的科技、沃爾沃的安全、雷克薩斯的服務,但是英菲尼迪并沒有被大眾所廣泛認可的一技之長。
一個誕生于北美的日系豪華品牌,英菲尼迪在中國過得確實有些委屈,很多人都沒有很認這個品牌,畢竟選豪華車很重要的理由就是有面兒。更有人覺得,英菲尼迪的車標和奇瑞很像,所以江湖人稱“奇瑞王”。
但是英菲尼迪在剛進入中國時,反響還是不錯的,隨著推出車型存在著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國產車型也就兩款,產品陣容的不足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發展。主流豪華品牌3-5年小改款、7年換代是很極限的更新迭代規律了,而英菲尼迪偏偏10年才換代車型,QX50就是很好的例子。再加上成立時間短、品牌定位不清晰、人事頻繁變動,進而影響到了英菲尼迪對中國的中長期規劃,最終走上了為了挽救疲軟銷量也不得不降價促銷的道路。
當然,對于品牌力的弱勢,英菲尼迪自己也有所認知,未來將做出更多的努力,那就是“挑戰者”戰略。實際上,在過去幾年,英菲尼迪曾借助“敢·愛”萬人盛典、贊助《爸爸去哪兒》真人秀等大型營銷活動打出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不過別的車企已經在玩新媒體了。全新“挑戰者”品牌戰略,將加深英菲尼迪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結,進一步銳化和清晰英菲尼迪在中國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為順應當下電氣化的發展趨勢,英菲尼迪正在穩步推進新能源戰略。未來,英菲尼迪車型將搭載純電動、e-POWER等動力總成,在國產化戰略的推進下,在國內投產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首款電動車型。到2022年,英菲尼迪計劃在中國的產品矩陣中電動車型占比達到25%,并在2025年全面實現電動化。
日系三大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際遇天差地別。雷克薩斯堅持進口成為豪華品牌中的一股清流,消費者甘愿加價排隊提車。而英菲尼迪和謳歌順應國情合資國產,卻陷入銷量低迷、市場認可度低的惡性循環中,下面我們就再來說說廣汽謳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