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插混家轎誰更強 帝豪L混動和秦PLUS DM-i怎么選?
當然,對于購買轎車消費者的來說,空間表現也是他們關注的核心點之一。從車身尺寸上來看,秦PLUS(詢底價|查參配) DM-i會更占優勢,不論長、寬、軸距都秒殺帝豪L混動。
而實際乘坐空間方面,由于體驗者身高、體重等因素無法統一,以下效果僅供參考。
帝豪L混動乘坐空間表現:
秦PLUS DM-i乘坐空間表現:
動力方面,帝豪L Hi·X車型搭載了1.5TD-3DHT雷神智擎混動系統,傳動系統采用的是3擋電驅變速箱(DHT Pro)。
秦PLUS DM-i搭載了驍云-插混專用1.5L發動機,電機方面,55公里純電續航版搭載的是電混系統EHS132,120公里續航版搭載電混系統EHS145,與之匹配的變速箱為E-CVT無級變速器。
由于目前我們還沒有對帝豪L混動進行試駕,所以以下為秦PLUS DM-i駕乘表現:
此次,我們試駕車型為DM-i55km旗艦版,但它和120km車型在加速表現上并沒有差距,開上它的第一感受就是暢快,都是那種非常輕快的感覺,油門隨踩下的開度會不斷的給予動力輸出,而且幾乎是以純電的方式在驅動,發動機并沒有直接介入,而當你需要發動機介入時,只需要在深踩一會油門踏板,才會喚醒發動機動力,這時才會是HEV真正啟動的時候。
其次給我帶來最大的感受就是安靜,開上它真的有種開純電車型的感覺,因為大部分時間發動機都不會介入,所以根本察覺不出轉速工作噪音,在加上秦PLUS DM-i本就有著不錯的空氣動力學車身設計,大幅避免了過多風噪的干擾,而胎噪抑制上同樣得益于選擇了低滾阻輪胎,兼顧日常行駛靜謐性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降低油耗的作用。
另一個優點也有必要說一下,就是當發動機介入的瞬間,如果你不仔細察覺的話,真的很難發現它從純電到油電混動切換這個過程,因為真的是太順暢了,不會有一點突兀的感覺,這樣幾乎是無縫銜接的過程,確實對提升行駛品質有直接的幫助。
能量回收分為兩檔可調,標準和較強。標準模式下同樣是察覺不出它制動力回收時帶來的拖拽感,而較強模式下也是僅有輕微的制動力回饋感,完全不會影響到駕駛本身,對于駕乘者來說,確保舒適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懸掛表現上,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掛組合也是15萬元這個級別車型的標配了,秦PLUS DM –i調校還是偏硬了一些,尤其是在通過減速帶和溝坎時,低速濾震效果還可以,但高速通過時,彈簧回彈會有些不及時,出現一點生硬的感覺,對于后排乘客來說,這種彈跳還是比較明顯的,后期希望可以對懸掛阻尼進行一些優化,效果肯定會更好一些。
最后它的殺手锏還是油耗表現了,官方所說的虧電狀態下綜合油耗僅為3.8L/百公里,這樣強勁的油耗表現我相信可定是對它的競品車型猶如當頭一棒了,對于車主來說肯定是幸福的,要知道120km版本車型在滿電滿油的情況下,是可以輕松續航超過1200km的,不管是誰,我覺得都能滿足你長途出遠門的需求了。
拋開外觀、內飾不說,經過對比我們可以看到,不論是兩者的3.8L/100km的虧電油耗,還是其滿電續航里程(帝豪L混動為 1300km;秦 PLUS DM-i 為 1245km)和百公里加速成績(帝豪L混動為6.9秒;秦 PLUS DM-i 為7.3/7.9秒),帝豪 L 混動都稍勝一籌,絕對有能力剛秦 PLUS DM-i ,而且新車上市(補貼后售價:12.98-14.58萬)這段時間就已經賺足了關注。
但在緊湊級混動轎車市場上,秦PLUS DM-i(官方售價:11.18-15.18萬)作為先行者,已經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其銷量就說明了一切。所以就目前來看,帝豪L混動前期還是需要先接受消費者的檢驗,如果產品力確實足夠硬,那未來跟秦 PLUS DM-i 平分秋色指日可待。至于這兩款車型該怎么選?我想大家心中應該自有答案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宇智波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