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排放0油耗 體驗榮威750燃料電池車型
【太平洋汽車網 導購頻道】3600米海拔的拉薩,氧氣供應不足,剛到此地的人如果行動過于激烈,會很容易出現高反,輕則頭昏腦漲,重則直接跪了...普通搭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汽車也是如此,沒有充足的氧氣,它們的表現就如同汽油注了水一般,有氣無力,猛踩油門也只能干著急。不過,榮威的新能源汽車玩出了不少花樣,不僅僅是在燃油經濟性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對這種高原現象也幾乎是視若無睹。
此行,燃料電池版榮威750來到了西藏,準備前往日喀則去做調試,為正式發布做最后的準備。陪同的還有之前就亮相過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榮威550 Plug in以及純電動榮威E50。那榮威750這款燃料電池車型與它們有什么不同?事不宜遲,咱們開始今天的體驗文章:
此次榮威750 燃料電池車型的外觀與普通款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并沒有做出太大的調整。不過動力部分的改變就真是差別大了,以氫氣作為燃料,再加上電池組為電動機供電,這種模式在國內依舊非常少見。
榮威750燃料電池版不同于之前的750Hybrid,它采用不是傳統的汽油,而是以氫氣作為燃料(裝備兩個儲氫量4.34kg的氫瓶),與氧發生逆變反應,產生出電能給電機充電,由電機帶動汽車中的機械傳動結構,達到0污染的最直接效果,續航里程?理論上可達到400km。
而E50為純電動車型,電池鋪裝在車身底部,并經過了特殊的防護處理,經實測穩定性非常不錯。理論上續航里程為180km,如今夏天開空調的情況下,也可以跑個150km左右。電池充滿時間為6小時,不過半小時快充情況下就可以達到80%。而廠商也開出了5年或10萬公里的免費維護保養政策,還是相當靠譜的。
榮威550 Plug in則是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之前很火的代表當然就是秦了。不過也有很大的區別。榮威550 Plug-in裝配的是目前國內首個Green-motion高效能三核混動引擎組:1.5L VTI汽油發動機、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啟動發電一體機和Traction motor牽引電機。而與其搭配的則是由上海捷能研發的EDU電驅變速箱,而非傳統機械變速箱,它可以靈活實現串/并聯混合驅動和油/電驅動自動切換。
之前550 Plug in與E50的試駕文章中已經提到,購買新能源車型政府以及地區給予的補貼是非常大的,而且還可以省去搖號拍牌的麻煩,對750 燃料電池車型來說也是一樣的(預計得要30萬元起步),所以價格方面其實問題并不會特別大。那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什么?無疑就是氫氣在哪可以充到了...目前國內可以充氫氣的地方還非常少,而靠純電動行駛續航里程又很低,所以,如何普及是個大問題。
☆ 外觀:與普通款基本一致
不管是榮威550還是950,都已經換上了家族的最新臉孔,不過榮威750卻懷揣著那份復古的情懷,到現在依舊保持著那張90年代的臉孔,看著憨態可掬。不過這樣的反主流設計,估計只能面向那些喜歡經典車型的消費者或者中年族群了。
大燈的設計倒是趕了一把潮流,除了使用了氙氣大燈組合外,還配備了LED日行燈,點亮效果著實不錯。
側身的造型依舊不隨主流,直接使用了鍍鉻飾條去刻畫腰線,看著層次感更強。長頭長尾的設計同樣也曾風靡一時。
如果將550和750擺在一塊,你會誤以為550尺寸會更大一些。主要原因是550的車寬以及車高數據更加給力罷了。實際上,750擁有著相當不俗的軸距--2849mm,這也是奠定其大空間的最好基礎。
輪轂的樣式比較普通,輪胎所選的是固特異的御乘系列輪胎,主打的還是舒適以及經濟性,平均每條價格約在700元左右。
外觀小結:復古的造型其實更值得細細品味,因為它的各種細節設計其實都有著非常多的故事。當然,750 燃料電池車型與普通版本并沒有太多的區分性,這點其實有點不應該,不過這始終還是工程車,正式發布后會不會有所修改還不得而知。
☆ 內飾:中庸耐看就行
榮威750 燃料電池車型的內飾相比普通款依舊改動非常少,除了儀表盤以及中控臺屏幕顯示的復雜數據外,其它地方你基本上找不出任何差別。整體設計非常中庸,但不能否認的是,挺耐看的,只是眾多的木紋設計實在不是年輕人所好。
中控臺顯示的數據比較復雜,不過通過上面的幾個英文可以猜出一些。電池以及氫氣容量淺顯易懂,不過中間的綜合工況以及電機狀況這些就有些晦澀難明了。比如電機狀況出現的負值,其實是表示剎車等情況下能量回收的效果。
其它的配置表現其實還算可以,比如雙區自動空調、電動天窗、多媒體系統、AUX音源、藍牙電話等等。
車門的做工也相當不錯,整個門板覆蓋的基本上都是軟性材質以及皮革包覆,手感比較好。
內飾小結:榮威750 燃料電池車型的內飾依舊跟不上現在的審美觀,不過大部分的用料以及細節設計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哦,我好像忘記提安全配置了,僅高配配備ESP,其它的安全配置還真的表現一般(點擊查看)。
☆ 乘坐空間上佳但后備箱空間縮水
榮威750全系都配備了皮質座椅,這點很靠譜,座椅填充還算厚實,久坐也不會太過疲累,而且有意思的是頭枕處還聞有“R”刺繡,看著略顯高端。
我們擔心的是裝備了氫瓶和電池組之后乘坐空間會有所降低,但事實上并不會,瞧我們182cm的大個子在前后排都能找到比較舒適的空間。
車內的小物件儲物空間也很充足,基本上與普通款保持高度一致。不過當我們打開后備箱門時,就發現尾箱空間真的被壓縮了不少,估計也只能放兩三個20寸的登機箱了吧。
☆ 發動機數據如何?
目前得到的發動機數據并不是最終確定版本,但預計也是不相上下了。750燃料電池版所使用的電機其實是可以輸出120kW的功率,但技術人員說為了更穩定的使用,還是將其暫定在100kW上。最大扭矩為220Nm,如果是電動機的話,其實這個扭矩并不算太可觀。
電機可以直接插電充電,普通家庭里的220V就可以實現。但電機的電量主要來源其實是通過氫氣的化學反應來充電。在這里必須得提醒的是,很多人或許會以為氫氣直接參與動力輸出,但其實不是,它真的僅僅是用來給電機充電而已!
前面已經提到了,750燃料電池車型加裝了兩瓶儲氫量為4.34kg的氫瓶,如果你不知道那瓶子有多大,看下圖就應該清楚了。
由于是工程車的原因,我們無法親自感受它的動力表現,但通過駕駛員一些不經意的加速來說,可以感受到這臺車的動力輸出真的很平順,而且高速時再給油門依舊會有比較強的加速感。還有一點就是純電動車型的車廂噪音真的很小,只不過當你走出駕駛艙時,你會聽到比較刺耳的電機運轉聲。
體驗總結:以目前的新能源車型的趨勢來看還是應該要保有樂觀態度的,畢竟每年每月銷量都會有環比的增長。但不能否認的是,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售價確實有些高,成本很難下來,盡管有國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補貼,但續航里程以及穩定性依舊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質疑,而且充電樁等硬件條件不完善也是阻礙新能源發展不可忽視的大因素。咱們再說回750 燃料電池車型,顯然它目前來說是很難走量的,但我覺得它的象征意義要比是否賣錢來得更加重要,畢竟它展示了自主品牌榮威在不斷地創新以及進步...就憑這點,雖然咱們物質上支持不了,那精神上總得為其鼓鼓掌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
凱美瑞 17.18-25.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邁騰 17.49-24.6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雅閣 17.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帕薩特 16.45-30.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寶馬3系 29.99-39.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奧迪A4L 28.98-40.0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秦L 9.98-15.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奔馳C級 33.48-38.06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紅旗H5 15.98-2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亞洲龍 17.88-25.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鑽e▉灝嗕笂甯傦細 鑽e▉D6
鑽e▉鏂拌濺錛?/span> 鑽e▉D5X DMH 鑽e▉D7 鑽e▉RX9
鑽e▉鐑棬杞﹀瀷錛?/span> 鑽e▉750 2008嬈?750D 1.8T鍟嗛泤鐗?/a> 鑽e▉750 2009嬈?750S 1.8T 鑷姩 榪呴泤鐗?/a> 鑽e▉750 2011嬈?750D 1.8T 鎵嬪姩 NAVI鍟嗛泤鐗?/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