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入門混動車之爭 雷凌雙擎PK比亞迪秦
● 內飾對比
雷凌雙擎的內飾與普通版差別還算明顯,儀表盤、檔把造型、中控屏幕附近的仿碳纖維裝飾、藍色一鍵啟動按鈕,細心觀察,還是很容易發現的,中控臺采用了軟質材料包裹,并輔以縫線裝飾,細節處理也足夠到位。與外觀相比,秦的內飾造型更為平庸一些,中控臺材質也由硬塑料升級為軟性材質,整體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大面積液晶屏幕雖然可以體現出一定的科技感,但界面UI卻不夠美觀精致。
-內飾/舒適配置對比
兩車在內飾/舒適性配置方面的差異就更大了。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兩車均有配備,并且均帶定速巡航功能,只是換擋撥片并沒有出現在秦身上,而方向盤電動調節功能則是雷凌雙擎所不具備的。雷凌雙擎給主駕駛座椅配備了電動調節功能,而秦的主/副駕駛均為電動調節,并且帶有加熱、通風以及記憶功能,簡直猶如中型車一樣。此外,秦還要比雷凌雙擎多出后視鏡防眩目以及內飾氛圍燈等等。
內飾/舒適配置對比 | ||
---|---|---|
車型 | ||
真皮方向盤 | ● | ● |
方向盤上下調節 | ● | ● |
方向盤前后調節 | ● | ● |
方向盤電動調節 | - | ● |
多功能方向盤 | ● | ● |
方向盤換擋 | ● | - |
定速巡航 | ● | ● |
ECO節能模式 | ● | - |
真皮/仿皮座椅 | ● | ● |
座椅高低調節 | ● | ● |
腰部支撐調節 | - | ● |
駕駛位電動調節 | ● | ● |
副駕駛位電動調節 | - | ● |
電動座椅記憶 | - | ● |
前排座椅加熱 | - | ● |
前排座椅通風 | - | ● |
后排杯架 | ● | - |
自動空調 | ● | ● |
車內氛圍燈 | - | ● |
內后視鏡自動防眩目 | - | ● |
GPS導航系統 | ● | ● |
車載信息服務 | ● | - |
中控臺大屏尺寸 | - | - |
藍牙/車載電話 | ● | ● |
車載電視 | - | ● |
單碟CD | ● | - |
單碟DVD | - | ● |
揚聲器數量 | 6 | 12 |
由于雷凌雙擎的安全配置做得相當不錯,所以在這方面并沒有被秦拉開太大的差距。兩車都配備了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前排4氣囊以及側氣簾等,而秦還是要比雷凌雙擎多出了電子駐車、胎壓監測、膝部氣囊甚至是豪華車都少見的后排側氣囊,優勢明顯。
安全配置對比 | ||
---|---|---|
車型 | ||
駐車制動類型 | 手剎 | 電子駐車 |
車身穩定控制(ESP/DSC/VSC等) | ● | ● |
胎壓監測裝置 | - | ● |
駕駛座安全氣囊 | ● | ● |
副駕駛安全氣囊 | ● | ● |
前排側氣囊 | ● | ● |
后排側氣囊 | - | ● |
前排頭部氣囊(氣簾) | ● | ● |
后排頭部氣囊(氣簾) | ● | ● |
膝部氣囊 | - | ● |
上坡輔助 | ● | ● |
發動機電子防盜 | ● | ● |
無鑰匙啟動系統 | ● | ● |
無鑰匙進入系統 | ● | ● |
● 空間對比
前面說到雷凌雙擎與秦在外觀尺寸上的差距主要集中在車身長度與軸距上,所以實際乘坐空間表現,雷凌雙擎要稍微占點優勢,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間。兩者后備箱同樣因為電池組而不能放到,雷凌雙擎因此減少了一定的進深,雖然秦的尾部得到了加長,但是體積更大的電池組將增加了的空間抵消了不少,甚至還有可能沒有雷凌雙擎的后備箱容積大。不過在儲物空間方面,秦依靠車門、中央扶手箱、手套箱等大且深的儲物格,扳回一城。
全文總結:雷凌雙擎與比亞迪秦,一個是擁有超過20年混動技術的合資車型,而另一個則是自主品牌新能源車的先驅代表,兩者走的是不同的細分路線,因此使用便利性、整體性能以及享受到的待遇也不盡相同。
雷凌雙擎使用與傳統汽油車無異,只需正常加油保養,便能節省超過20%的燃油,整車性能還是以省油、舒適為主,由于并沒有加入插電技術,因此除了廣州和天津外,根本占不到新能源車政策的任何便宜。比亞迪秦純電動續航里程超過50km,因此可以獲得國家與地方政府的高額補貼與上牌政策,除此之外,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快速深刻的記住它,比亞迪為其傾注了全部最新最先進的技術,強勁的動力,超低的油耗,無一不讓迪粉與車主大呼過癮。
把目光投回到兩輛車本身,從外觀內飾造型上來說,顯然雷凌雙擎更符合大眾消費者的審美,從空間利用率和整車質量穩定性來說,也是雷凌雙擎表現得更為出色。而動力性能和配置方面,比亞迪秦則贏得毫無懸念。兩車之間要作出選擇的話,建議有私家車位,愛折騰,不嫌充電麻煩,對動力有追求的配置控,不妨試試比亞迪秦,其余消費者,特別是廣州、天津的朋友,直接上雷凌雙擎更為省心。(圖/文:太平洋汽車網 林國興)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