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東風雪鐵龍推出了經濟型轎車C2。對于C2,大家都不陌生,早在8月18日東風雪鐵龍正式解密C2后,業界對于這款車就頗多爭議。80%~90%的零部件可以通用,東風雪鐵龍儼然是另一標致206。對于類似的雙胞胎車型,車市中不少見,如速騰和歐雅、名爵MG7和榮威750等。我們將從技術、配置、價格等方面全面解析這些車市雙胞胎。
馬6和奔騰的底盤、變速箱、發動機一模一樣,但看得見的地方都不一樣了,兩車的用戶群幾乎沒有重疊。
3年前,以技術轉讓作為合作方向的馬6剛剛在一汽投產,而以馬6為基礎開發一款中檔轎車的思路也在一汽中醞釀。這樣馬6就成了借來的雞,而如何讓這只雞為咱們下蛋就成了一汽后來的研發目標。所以后來的奔騰就有了喬治亞羅設計的殼、馬6的發動機,還有國人喜愛的倒車雷達、自動空調、座椅加熱和多碟CD。
一汽這次也是鉚足了勁,花大價錢買來了喬治亞羅設計的“馬甲”,于是奔騰上場了。巨大的進氣格柵旁是一對高高挑起的牛角形前大燈,看上去像頭憤怒的公牛。而腰部線條則盡量向外擴張,商務車的從容在此得到了充分體現。從B柱到C柱的過渡轉為柔和,再加上較高的車頂,最后帶給人的直接感受就是四個字——從容不迫。
而當你看到馬6和奔騰時,完全不能想象這兩款車會是出自同一個平臺,因為它們的風格實在相差太遠了。4個運動、時尚的圓眼大燈瞇成了一條縫,簡單而飽滿的車身線條一看就不是平庸之輩,同時,馬自達也是最早將轎跑車概念引入中國的汽車企業。
觀感上,兩車最為近似的就要屬內飾方面了。大概要想更改內飾的樣式會比較費勁,所以奔騰的內飾風格基本沿襲了馬6的設計,只是將原來運動感突出的圓形360度空調出風口改成了更為穩重的長方形,還取消了以前馬6儀表盤上的金屬圓環。
曾經有人總結出馬6和奔騰的關系:看得見的地方都不一樣,看不見的地方都一樣。這個說法也許有點夸張,但總算沒有失實。
其實馬6就是一汽實現自主開發夢的起點,有了馬6基礎的奔騰至少不會再像以前的國產車那樣體弱多病,與馬6一樣的底盤、一樣的發動機、一樣的配件,這些先天的優勢至少能將奔騰今后的路鋪得更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