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換代的奧迪新A6L近日正式在國內上市,而今年年底之前國產奔馳E系轎車也將下線,新A6L、奔馳E系列、寶馬5系列陸續搶灘內地市場,意味著國產豪華轎車的競爭將日趨白熱化,在兩三年內,以往一直被奧迪壟斷的高檔車市場將迅速成熟。
此次我們選擇新A6L 3.0、寶馬530i、奔馳E320(即將由新的E350替代,由于新車仍未上市,我們仍以E320作為對比車型)這三款車,針對它們的車系歷史、外形、配置、動力、操控、舒適性等各個方面一一進行分析、比較。
圖為奧迪A6L3.0外觀圖片
圖為寶馬530i外觀圖片
圖為奔馳E320外觀圖片
【 歷史淵源 】
奧迪A6源自奧迪100
第一代奧迪A6的誕生要追溯到1965年,當年英格爾城(Ingolstadt)奧迪品牌的前身——汽車聯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慘淡經營,完全靠大眾支持營生。當時大眾計劃削弱汽車聯盟股份公司的開發部,停止開發新車型,但此時開發部的員工Kraus卻已經開始設計一款車身更大的車型。一次偶然的機會,一位大眾汽車的高層在開發部大廳的幕簾后發現了一個中高檔汽車車模,這位名叫Le iding的高層直覺這款車有可能會改變汽車聯盟股份公司的銷售現狀,于是他說服了大眾汽車,與Kraus一起開發了一部底盤代碼為“C1”的車型。C1的量產車被命名為奧迪100,第一輛奧迪100誕生于1968年,這款車也成為后來A6的前身。最終,C1確實挽救了汽車聯盟股份公司,也為奧迪向高檔車發展邁出了成功的一步。C2于1977年4月推出,裝配了世界上第一個批量生產的五缸汽油發動機。而第三代奧迪100,即C3成為當時風阻系數最小的轎車。1990年底C4上市,到90年代中期,奧迪100改名為A6。第五代底盤代號為C5的奧迪A6于1997年推出,這一代A6被一汽大眾引進國內生產。2004年2月14日,底盤代號為C6的最新一代的奧迪A6發布,今年六月,國產C6車型正式在國內上市,并加長了車身,所以命名為 A6L。
5系是寶馬重要的里程碑
時光回到1970年,在那一年寶馬大興土木,在慕尼黑重建全新的企業總部,兩年后還在1972年推出第一代5系列(原廠代號E20),除了搭載傳統四缸引擎之外,更主打新開發的直列六缸引擎(搭配于528i及530i)。寶馬5系可說是寶馬的重要里程碑,因為自此開始,隨后推出的3、6、7系列,都比照5系列的命名方式,車名的百位數為等級之分,后二位數則代表引擎排氣量。到了1981年,5系列首度大改款,代號E28的新車上市;1988年,代號E34的第三代5系列現身;1995年,第四代底盤代號為E39系列的寶馬5系列誕生,寶馬還為該車系發展出全新的電子系統,底盤實力再加一成。如今,最新第五代5系列在2003年6月亮相,這一代寶馬5系更創新地裝配了主動轉向系統,今年初,裝配該系統的5系正式引入國內。
奔馳的E系列歷史最久
至于奔馳的E系列,此車系的歷史更悠久,第一代車型早在1953年就已誕生,當時的原廠代號為W120,動力單元僅有1.8及1.9升二具四缸引擎。8年之后,第二代車型登場,原廠代號更改為W110,盡管數字縮小,但此車卻是頗具意義,因為該車系導入了新開發的直六引擎。之后,經歷35年時間,奔馳E系列又歷經三次大改款(原廠底盤代號分別為W114、W123、W124),其間搭載的動力心臟,仍是以直六引擎為主。直到1996年,第六代車型(原廠代號W210)初登場,該車系首見的四圓燈造型已讓全球車壇議論紛紛。二年后的小改款,更將直六引擎全面汰換為新開發的V6引擎,其搭配的四缸引擎則廣泛運用機械增壓技術。直到2002年,現行的第七代車型面世(原廠底盤代號為W211)。據悉,目前北京奔馳即將投產的首款奔馳轎車將會是這一代的奔馳E系列。
【 外觀造型 】
三款車風格迥異
外形上巨幅的改變,讓人很容易辨認奧迪新A6L。在車頭,巨型的盾狀水箱護罩從發動機蓋一直延伸至保險杠底部,將原本上下兩截的水箱罩合為一體。這一大膽的設計參考了20世紀30年代的賽車造型,在復古的同時創造出新的汽車設計潮流。此外新A6L不論是頭燈或尾燈,都側重橫向線條,讓整車看起來更寬、重心更低、更顯運動性能。不過新A6L搶眼的車頭對于保守的公務車消費群體來說可能要有一個接受過程。
寶馬5系列大量運用了曲線和曲面相結合的造型設計,無論從哪個部位看上去,都很少看到平直的線條和平面,從車身線條、頭燈一直到車尾的設計,均給人一種新時代的力學觀念與摩登美感,不但有大車架勢還有強烈的流線感。
而奔馳E系列在經過2002年小改款之后,也強調了流暢的設計理念,雖然保持了大小眼四圓燈造型,與上代E系列一脈相承,但是通過圓潤化的車身線條,成功地將現代感注入E系轎車。
總的來看,奧迪A6L、寶馬5系列、奔馳E系列三款車風格迥異,A6經典而霸氣,寶馬獨樹一幟,演繹品牌的新銳風格,而奔馳E系則相對傳統低調,對于挑剔的高端客戶來說,則是各花入各眼了。
【 內裝配備 】
奧迪A6L:車廂布局延續A8格局
奧迪新A6L的內裝格局,與旗艦車型A8車系十分相似,開啟車門,米白色的真皮座椅散發出實在的高級質感,質感與握感都屬一流。
奧迪新A6L的多功能方向盤整合各項功能,左右兩側拇指握柄后面設有Stept ronic手自排系統的換擋鍵,完全移植至奧迪A8的MMI多媒體操控平臺則位于手自排變速系統的后方。奧迪A8所使用的芯片感應智能鑰匙在新A6L的配置單上也可以見到,只要車主接近車門扳動門把,門鎖就會自動解除,進入車內也只需要按下一個按鈕就可直接發動引擎。
安全部分,在NCAP的撞擊測試中,以時速65公里發生正面撞擊后,新奧迪A6 L的車室仍能保持不變形,并可立即正常開啟車門。另外,兩段式啟動的前座頭部氣囊、側邊防護氣囊、側邊頭部氣囊以及主動式頭部防護裝置也都是新A6L的最佳保護屏障。
寶馬5系:做工精良風格現代
打開寶馬530i的車門,熟悉的真皮材質、木紋飾板搭上的米色皮椅,仍然一眼即知這是寶馬的品位,在用料做工上,寶馬一向是豪華轎車中的佼佼者。
坐入車中仔細品味,相較于前衛的造型,寶馬的內裝設計同樣令人贊嘆,簡潔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優雅的現代感,特別是中控臺的設計,除了恒溫空調與CD音響的吸入口之外,復雜的按鍵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就是原本搭載于7 系列的i-Drive系統。i-Drive正如時下手機的設計,所有功能都隱藏在系統的目錄之中,使用時必須層層深入,操作方式則是以位于變速箱下方的銀色轉盤,上下左右四向推動,加上順、逆時鐘的旋轉,就能設定行車計算機、衛星導航、空調及音響四大系統。5系其他高科技配備還有,新的定速系統(ACC),可以主動偵測、保持與前車的距離,雙HID頭燈還可依照方向盤角度以及車速,主動調整照射角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