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與合資品牌的交鋒中,自主品牌一直處于下風。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們的自主車型沒有自己的DNA,也有人說由于我們技不如人、理念落后,只能甘拜下風。如今,隨著市場的發展與擴大,合資與自主品牌車型的交鋒也日益增多,那么自主品牌靠什么取勝呢?樂風與風華的對比給了我們答案。
● 外觀與空間
在外觀上,兩款車有著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樂風繼承了AVEO的圓潤而自成一體,肌肉感十足的車身給人一種充實、飽滿、敦厚和安全的印象;筆直的腰線與“翹臀”構成了樂風最具魅力的部分;同時,三角形的剎車燈使樂風并未喪失“銳氣”……它將雪佛蘭強調“年輕活力”的造車理念表現得淋漓盡致。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pcautogallery/modle/article/1713/600/p1060764_mthumb.jpg)
『樂風外觀』
而身為自主品牌的風華在外觀上似乎不那么“自主”——盡管外觀由德國的EDAG公司擔綱設計,但其前進氣格柵的造型概念顯然萃取自馬自達、本田等日系車型,尾燈也與某款韓系車相似。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盡管今天的自主品牌仍在不斷向合資車型學習與借鑒,但這種“拿來主義”的痕跡在逐漸消失,而“原創”的成分則逐漸增多:沒有防擦腰線的側身提高了風華的整體感,豹眼大燈的LED分區則是風華的“點睛之筆”……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pcautogallery/modle/article/6271/600/20071027xwwai008_mthumb.jpg)
『風華外觀』
除此之外,在國人比較關注的空間與尺寸方面,兩款車的風格也大相徑庭:風華的“短小精悍”與樂風的“胖墩兒”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兩款車長、寬、高上的差距從視覺上就能直觀地感受到,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前者是否在空間上要輸給“富態”的樂風一回合。但事實卻不盡如此。
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決定著車內前后膝部空間的軸距方面,風華要比樂風長出12mm。如果說一個數字并不能說明問題的話,那么我們隨行的兩位“重量級”的同事分別于前后排縱向乘坐時的感受則也趨向同樣的結論——風華的縱向空間要優于樂風,不過車內高度與橫向空間則要略顯擁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