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基本情況:
偶是典型的上班族,家住楊浦上班張江,IT行業市場人員,
沒車前情況:
天天地鐵,又擠又累又貴!月交通費在1500左右
買車原因:
1 兒子大了能走了(15個月),沒車實在不方便!(有一次帶兒打針回來,下雨打車不著被LP暴罵)
2 上海上下班/下雨實在打車難!
3 喜歡車,想買車前就把從奧拓到賓利(國內見過的車都研究過一遍嘿嘿);
4 虛榮心作怪,呵呵,我想大家都有
從2004年初就開始琢磨買車,一直到2006年1月開上小白福,真是幾起幾伏,寫下來與大家供享。
第一階段:大概是2004年,LP懷孕,決定買車,沒什么錢,心里價位在8萬上下,上外地牌,總價不超過10萬。比較了賽歐、派力奧、POLO、千里馬,覺得派力奧不錯,大概7萬左右,樣子也挺好看,賽歐和POLO太貴了,千里馬比較中庸沒特點。正準備出手,04年車市暴冷,各種車都在降,特別是新三樣的狂跌(福美來,凱越、伊蘭特)后,突然發現再等等好象可以買大點的車了,呵呵于是決定等!
第二階段:05年過了年,銀子多了點,車價又降了點,10萬以下的車看不上眼了,呵呵,(慚愧!典型的見風使舵)開始研究10-15萬的車,首先是凱越,邊上很多朋友都是凱越,樣子確實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點,內飾也很精致,考慮中,然仔細研究發現,原形是韓國大宇的旅行家,明明韓國車還說什么美國車大氣,最討厭這種掛羊頭買狗肉的做法了,強烈BS上海通用。
然后是福美來,我領導開的就是,坐了幾次,感覺不錯,可惜是日本車,本來還有點猶豫,然開了一次發現太肉,動力太差,直接淘汰;最后很喜歡花冠,雖然是日本車,VVT的發動機吹的很牛比,價格也越來越逼近15萬,差點想投敵當漢奸了,呵呵,但是發現國內花冠配置比國外要低好多,整車素質也要差,和美國市場上實用的花冠基本是2回事,小日本太陰險了,一個廣州兄弟的花冠買了1個月大燈居然進水,陷阱呀!加上花冠的車比較窄,不安全等等因素,斷了我去年等花冠降價的念頭,車子也許不垃圾,日本人太垃圾了!淘汰!
05年中的時候,FIT二箱出來,看圖片很動人,價格也比較合理,一不留神又對日本車報幻想了,然而,事實是公正的,附近一小區,一個18層的小高樓邊上停了一輛FIT居然被一個裝滿水的馬甲袋砸塌了半量車,我路過看見了,暈!這也太夸張了,什么叫“塌”?感覺和撞車后的樣子一樣。
勸對日本車報幻想的人,千萬別被日本車的宣傳動心了,都是陷阱,后面黑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