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喜歡汽車,還記得高中時,課間操都逃掉和一個死黨坐在馬路牙子上看來往的車輛,每天做著同樣的白日夢:期待著有一天其中一輛也屬于我,哪怕是一輛綠帆布的北京吉普。
20年后的某一天早上醒來,忽然驚醒已經35歲了,卻還在國有企業渾渾噩噩的混日子。起了一身冷汗。經過痛苦的思考,終于做出了跳槽的艱難決定。到了新單位(私企)發現同事90%都有車,一打聽,原來,單位只有買車才給車補,最低的一年也給兩萬。于是我也開始了我的購車之旅。
做人一定要有原則,買車也一樣。
我的原則是日本的車堅決不買。韓國車則一直認為是垃圾、多國部隊,全靠拼湊,自己沒什么技術含量。美國車嘛,油老虎,我大姨子的凱越簡直不是燒油而是喝油,網上一堆人哄哄著油價要漲到10元一升,想想后怕,也基本上不敢考慮了。德國車品質優良,安全。就是覺得太黑,一輛老掉牙的破捷達還敢賣八九萬,簡直懷疑他們老板剛從贊比亞歸來。有心支持國產車吧,A520太難看(我二姐剛買了一輛),俊杰呢,一個“小寶馬”的名字就夠了,你說國產車就國產吧,干嘛非要狐假虎威往寶馬上靠,挺惡心的,開出去也怕別人說俺冒充寶馬,丟人。再有怕它重蹈老中華的那條路。法國車充滿了浪漫情懷。底盤扎實,安全、質量、價格和口碑也還不錯,就是聽說必須到4S店去修理,維修價格比較貴,但據說這是為了保證配件質量,也還說得過去了。
購車原則初定后,便開始了搜集資料階段。最初預算是想控制在10萬元之內的。于是便在8-10萬元的車型中選擇。首先看中的是愛麗舍雙燃料,老弟的同學去年買了一輛,看起來不錯,燃料經濟、保有量大,維修價格相對低廉和方便。為此還專門在她的車里坐了坐。那天的中午異常炎熱。小愛開足了空調,車內溫度也僅僅能維持在不出汗的狀態。老弟的同學說,她開了不到兩萬公里,基本沒有維修過,對質量還是挺滿意的,就是覺得空調還不如QQ涼的快,沒有20分鐘,別想舒服。我上班從家到單位2.5公里,等到到了目的地還一手握著方向盤,一手擦汗,想到如此慘狀,愛麗舍便做了第一個刀下之鬼。
算了算家里能拿出的閑錢還能湊夠14萬,于是相中了307,我們那個小城市沒有307的4S店,車上跑的也不多,于是上網狂查資料。開始看到的多是好評。后來看了小灰獅的帖子,天哪,這還是車嘛,于是又打起了退堂鼓。
">![](http://www.zhiyoubaobao.com/teach/gcsl/0608/pic/U259P33T2D185972F9DT20060516171507_thumb.jpg)
標致307
這時候看到一個網民評價他的桑塔納3000,雖然噪音大點,但是開出去不張揚,也不掉份,維修價格便宜。讓他很滿意。于是又打起了3000的主意。但LD覺得它太難看了。不像私家車。想想也是,本人雖然不算虛榮,但是愛美之心還是有的。3000也淘汰出局。
大姨子強烈推薦GOLF,說質量精良,駕乘舒適。可我總認為它的底盤太低,屬于城市用車。俺還想周六、周日沒事出門爬爬山,四處竄竄的,這點就不滿意。再說了,怎么看GOLF都像一個大個的夏歷。唉!GOLF也慘遭淘汰。
寶來嘛,底盤低,后排空間狹小,據開過的人說,長途駕駛很累,舍棄。塞納是個標準好車,可惜中國人不認,保有量太少,據說還要定單生產(意味著高昂的維修保養費用),不敢買。福克斯沒看過,但是網上評價內飾太差,它的弟弟嘉年華聽說剛開一年,內飾就吱吱扭扭的叫歡,不知道的人上來,還以為車里養了只耗子。新波羅,開出去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