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四大死穴 敢愛不敢買?
2009-03-04 08:33:56
來源:
作者:zengcongzhi
手機看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4頁)
死穴四:駕控反應滯后 性能同汽油車差距明顯
吉利熊貓電動車最高時速為65公里/小時,同吉利熊貓汽油車最高時速165公里/小時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后者時速整整比前者快了100公里,這個例子可以直觀反映出電動車在行駛性能上同傳統汽油車的巨大差距。最新下線的奇瑞S18電動車官方時速可達到120公里,速度是比熊貓快了不少,但高速運行帶來的電力消耗將比低速運行高得多,續航里程與時速將是電動車的兩難抉擇。
駕控反應的滯后性是另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電動車加速遲緩反應慢,起步時沒有明顯的加速力,踩下油門后通常需要一個響應時間,而不像汽油車擁有靈敏的同步加速感。筆者曾在近年必比登挑戰活動中,駕駛過多款國外先進的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在駕駛感受上它們仍有一定程度的油門滯后感,國外先進車型尚且如此,國內自主電動車更是難以在短期內解決這一難題,包括電動車在內的新能源車型的技術革新之路將相當長遠。
總結
不可否認,新能源是汽車工業發展的未來。為了環保、為了節能,我們需要大力倡導,使之不斷發展與革新。但是新能源車,特別是純電動車,在技術上及實用性上仍有諸多瓶頸未被攻克,在短期內不可能取代傳統汽油車,甚至還遠遠未能達到混合動力車的市場接受度。零污染零排放的愿望是美好的,它需要更多求實的車企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接近這一最終理想,而不是信口開河,忽悠消費者,因為這樣只可能毀了新能源車的大好前景。(來源:易車網)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熱門搜索
熱門IT產品
最新車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