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可能無緣國產
Q 韋肖(蘇州)
各位編輯:
你們好!請教幾個問題:
1、 04年12月貴刊介紹了法拉利的612,我想問的是這樣的車,汽車牌照是如何安裝懸掛的呢?
2、 關于Nissan的天籟,它到底與廣本雅閣還是奧迪A4是同級車?
3、 網上有很多網友說日系車,本田等都發生很多交通事故,車是從中間斷開的,尤其是雅閣,我想問的是它們的車殼是否是被截成兩段,然后焊接到一起的呢?
4、 關于大眾的新帕薩特,它將何時在中國生產呢?能否介紹一下,價格將會如何呢?何時能上市?
A1、 哈哈,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其實不只是612 Scaglietti,還有Enzo Ferrari、Maserati 3200GT等等很多超跑,或是由于美觀或是由于設計上的需要,車頭都沒有留有懸掛牌照的位置,一般是“找地方哪里能掛掛哪里”,如圖,612 Scaglietti的牌照掛在進氣口下方。這和各個地區的法規差異有關,比如我們也能不時看到很多非中國版本的進口車,牌照框寬度與我們國家的牌照寬度不一致。
2、 TEANA是CEFIRO的第四代車型,FF設置,但日產的理念就是“比對手大,比對手配備高”,所以,TEANA看起來比雅閣、A4級別似乎是要“高一點”。但實際上這三個都是同級別的車子,但根據具體車型的配置不一樣,所以就產生了不同配置車型之間的差異。
3、 多數沒有大梁的轎車都有可能在足夠嚴重的碰撞時產生斷裂或完全地損毀,這是物理現象,只不過,大家關心的是“某款車是否比其它車更容易損毀”,也就是誰更早達到物理極限而已,但這需要由擁有精深的技術和豐富經驗的專家們來研判的,我們沒有能力“單從照片上看而判斷且得出結論”。您所說的“它們的車殼是否是被截成兩段,然后焊接到一起的呢”,要知道,從工業生產上講,把車子造好后再從中間鋸斷然后再焊接到一起,這樣多加一道工序,生產的成本會更高,從技術方面來分析,他們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除非是“存心損人而不利己地使壞”。我們也在網上看到很多網友對日系車安全性的各種評論,但客觀地說,車子是否安全,這需要科學和統計數據來證明,如果用民族感情來判斷技術方面的東西恐怕并不能完全做到準確客觀。我們是汽車雜志,我們的工作就是談車,既然是談車,我們就只是“以車論車”,一切從實際和技術角度出發,要不然就談民族感情,如果是把汽車技術+感情放在一起談,那樣結論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所有的日系車都不好”。所以客觀的評論一輛車的好壞與愛國與否是兩碼事。
4、 關于帕薩特將生產新車型的消息一直不斷,但其中也有不少流言,目前還沒有官方的正式聲明確認,根據目前的消息綜合分析,上海大眾最大的可能性是將生產B5.5。我來詳細介紹一下車型方面的情況。國產帕薩特是1999年12月15日下線的,2000年開始上市銷售,這款車型是大眾的B級車第五代,所以簡稱帕薩特B5,車廠代號為TYPE3B,原型車是德國大眾1996-2000年度的車型,德國方面在2000年推出了該車型的中小改款車型,由于并非大改換代,所以簡稱為B5.5,即五代半,車廠代號為TYPE3BG,而在2005年,德國大眾的PASSAT終于大改換代,這就是第六代的帕薩特,簡稱B6。而德國大眾方面曾在前段時間表示,“將在上海生產一款B5與B6之間的車型”,如果此言是真的話,那估計應該就是所謂的B5.5。五代半的PASSAT在外觀等細節方面有些修改,但整體變化不大,動力系統和配備方面也有提升,估計上海大眾在今年的下半年會推出這個新的小改車型,但具體國產的變化,我們現在還不清楚。
像三菱GTO的豐田跑車
Q 吳鑒濱(佛山)
編輯們:
你們好!請教幾個問題:
1、 在很多高檔車上都裝有電子控制懸架系統,請問該系統是由哪些部件組成及其工作原理如何?
2、 我曾見過一輛兩門版豐田跑車,其樣子跟三菱GTO很相似,可否介紹一下這款車?
3、 豐田的VVT-i跟本田的i-VTEC兩款發動機哪款更勝一籌?
A1、 通過電子系統預先設定的程序來控制懸掛的工作,這屬于主動控制,目的就是讓懸掛根據實際情況或根據駕駛者的需要來達到實時的、更理想的配合。組成的部件有很多,除了“傳統”的部件外,主要是多了一套主動的液/氣彈簧,通過改變彈簧的壓力、阻尼系數等來改變彈簧的反應和高度。
2、 豐田的轎跑車有很多,而三菱汽車在歷史中曾經推出過兩款GTO,一款是1970年懸掛GALANT標志的GALANT GTO,一款是1990年推出的GTO(代號Z16)。就當您說的是這款新的Z16 GTO吧,與它“很像的”豐田轎跑車應該是指1993年推出的SUPRA(車廠代號為JZA80),使用3.0升汽油引擎,有手排和自排,前置引擎后輪驅動FR方式。
3、 豐田的VVT-i是智能氣門正時連續可變系統,而本田的i-VTEC是智能氣門正時及升程連續可變系統,本田比豐田的多了一個“升程可變”,因此,理論上,i-VTEC系統要比VVT-i系統更先進些,而豐田也有與本田的i-VTEC系統相同的系統,就是VVTL-i(VVTL-i可以說是VVT-i的升級版,多出來的這個L字就是指升程)。但需要了解的是,技術層面上的分析只是分析而已,關鍵是實際使用的效果,從我個人分別駕駛配備i-VTEC系統的7代雅閣和配備VVT-i的5代佳美經驗看,兩者的駕駛表現和油耗表現十分接近,并無明顯區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