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買車、看車的時候,要是銷售員把引擎蓋掀開讓你看,如果不聽他說,你自己知道該看什么、怎么看嗎?
老司機可能會說這有什么,看的東西多了,線路、工藝、發動機有幾缸,你還可以看看干凈不干凈。也有的說了,別的都不用看,就看發動機,因為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不看個明白,別的都是枉然。
可話又說回來了,發動機又怎么看?光看見一大塊擺在那里有什么看頭,發動機是一個總成,那么多的部件,怎么看呢?
其實,這里面的看頭大了,尤其是還有不少“B”門,明白多一點吃虧就少一點。
■銘牌
在大梁或車輛的儀表板上靠近風窗立柱位置有一個銘牌,上面有一排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的17位數字代號,這就是該車的車輛識別代號(VIN)。識別代號是制造廠為識別而給一輛車指定的一組號碼,在世界范圍30年內制造的所有車輛的VIN代號具有惟一性,但識別代號中的英文字母中沒有I、O、Q。如果出現I、O、Q,這輛車恐怕就有問題。數字代號可手工打刻,只是很憑工匠的手藝,一旦出現字碼字跡不清有手工打刻痕跡就會露餡。
■材料
車價不斷下滑,而一些廠家為增加其賣點,在車價不變或降低車價的情況下,宣傳上市的新款車又做了多少項技術改進,又增加了多少新配置。但為降低成本,廠家通常會在材料等方面動手腳,比如:將原來的鋁合金換成合成塑料等。所以,要仔細觀察不引人注意地方的材料。
■部件布局
發動機的附件較多,各部件的布局應便于更換、清理和維護,否則會直接影響到今后日常養護成本。如空調管道離排氣管太近,“兩冤家一碰頭”就會影響其制冷效果,從而增加油耗;線束應避開高溫區防止老化,剎車管與油管距離太近,易相互摩擦等。
■細查焊接點
新車在運輸過程中,往往會有損傷,車商為將其銷售出去,常常會“矯正”,如補漆、焊接。最需要注意的是大梁處。廠家焊接時采用機器手焊接,而車商只能采用人工焊接,人工焊接點分布沒有機器手焊接點均勻。重新補漆后,色彩的光亮度不均勻,從不同角度去察看,就會發現重新補過漆的地方有光亮度的差異。
■捏捏橡膠件
庫存時間長的車,橡膠件會變舊、龜裂,肉眼看上去色彩暗淡,手指感覺粗糙,用力捏會看到裂痕。
■查看水箱
揭開水箱蓋看,如果水箱內的水全是黃色銹水,或水箱外有銹水漏出的痕跡,則要特別注意看風扇皮帶是否緊密,膠墊是否有松脫。如果可以試車,行駛一段路后,再看看水箱蓋有沒有沾上油跡,如果有,這表示汽缸頂墊襯漏氣。還要注意觀察水箱有沒有撞過的跡象,散熱片是否有燒焊痕跡。你還可以要求銷售員把發動機啟動,幾秒鐘后,用手摸水箱上下,看水溫是否均勻,如若不均勻,則是車放的時間太久了,節溫器已生銹。
■污垢是否太多
發動機艙內如果灰塵、污垢過多,就可能是試乘試駕車或庫存車。路碼表為零也并不一定是新車,如果事先拔掉連接路碼表的記憶器,無論試乘試駕車行駛了多少里程,路碼表上的數字都為零。
■聽發動機聲音
同樣一批新車,每輛車之間也存在個體差異。在同一批車里,怎么挑一款更好的,聽發動機聲音是很重要的。啟動馬達,先看看發動機在怠速狀態時,是否平穩,有無不規則顫動;加大油門,發動機的聲音應該是由小到大的平穩轟鳴,其中如果有極細小的金屬敲擊聲或沉悶的碰撞聲,都可能是發動機的致命缺陷。發動機是一個裝配很精密的機器,裝配或調整稍有微小出入就會在聲音等方面反映出來。
■查看有無泄漏
這一點還是與發動機有關,要檢查一下發動機各部件的固定情況,還可以用紙巾在發動機各結合面擦拭,看有沒有漏水、漏油;另外,還有可能出現漏電、漏氣現象,但光憑目測是不夠的,需要借助專業工具,不過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小。
■其他細節
檢查調整皮帶緊度;查看各部位的管路和導線固定情況。拿出機油量度尺看看機油是否混濁不堪或起水泡,并且要注意油的高度,如太高可能表示燒了氣缸墊,水箱水混入了曲軸箱內;油的高度太低,則可能燒機油。用手試試機油的黏性,看看有沒有沙礫,顏色應以深黃為最佳。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