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對生命價值的無比重視,隨著交通傷亡事故的日益增多,許多人巳經將汽車安全提到首位。衡量汽車安全,除了看
車體結構外,還要看裝配配置,這兩方面決定了汽車安全性能的質量。
檢驗汽車安全的基本測試手段有實車碰撞測試和制動性能測試。實車碰撞測試包括正面碰撞試驗、側面碰撞試驗和追尾碰撞試驗;制動性能測試包括制動性能、制動抗熱衰退性能和制動時汽車方向的穩定性。
實車碰撞測試和制動性能測試這兩方面,前者是被動性的,就是一旦事故發生時,汽車保護內部人員的安全程度。因此稱為“被動安全性”;后者是主動性的,就是駕駛員通過操縱汽車制動裝置以避免事故發生能力,因此稱為“主動安全性”。
為了車輛能夠達到實車碰撞測試和制動性能測試這兩方面的標準,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汽車一般應當具備以下的結構和配置∶
車身前端面和后端面應當有變形區域,一旦受到劇烈沖擊端面部分會向后潰縮,吸收能量。
車門裝配防撞杠,受到劇烈沖擊車門不會嚴重變形傷害乘員,并能開啟。
前排
安全氣囊,一旦受到劇烈沖擊能保護前排乘員。安全氣囊是一種輔助性安全裝置,在車輛前方約30度以內發生碰撞,并且達到一定的碰撞程度才會啟動膨脹。
自縮式方向柱,一旦車輛發生碰撞時實心軸會自動縮入套管,方向柱縮短以騰出空間,減少對駕駛員傷害的可能性。
防抱死
制動系統(
ABS),以提高制動性能和制動時汽車方向的穩定性。
盤式(碟式)制動,起碼前輪裝配盤式制動,以提高制動時的效率及穩定性。制動抗熱衰退性能與制動器結構有關,盤式制動器可提高制動抗熱衰退性能。
高位剎車燈使制動信號更加醒目,以防發生追尾碰撞事故。
防眩目內后視鏡,有效防止后面車輛強光照射下產生眩目,駕駛員可清晰地看到后面的情況。
以上是目前汽車安全配置的要求。為了滿足日益嚴格的汽車安全標準,許多汽車廠家巳將一些配置列為標準配置,例如防抱死制動系統和前排安全氣囊。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有些車輛還裝配
牽引力控制系統,有效防止濕滑路面的
輪胎打滑。裝配側面氣囊,以保護前、后排乘員的頭部及胸部安全。裝配制動摩擦片極限自動報警器和輪胎氣壓監測器,以提醒駕駛員,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