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 解析起亞創立品牌設計新時代
相信大家選車大部分都是從外型開始進行挑選,一輛外型線條流暢、大方得體的車子在某些消費者眼中相當重要,即使性能只屬普通,也會讓他們對車子趨之如騖。縱觀各大著名的汽車品牌,無一例外地會建立起自己的家族化設計風格。單從前臉外型方面,寶馬的雙腎型中網、奔馳多邊盾形水箱格柵甚至是帶起"大嘴"設計風潮的奧迪,都會建立起自己獨有的一套品牌設計哲學。除了能更容易地讓人清晰辨識車子外,這種風格的傳承也體現出品牌悠久歷史的延續。
可能大部分人之前一直覺得車輛設計一直不是韓國品牌的強項,因為韓國車一直給大家的印象只是"廉價和實用",至于是否好看或者是性能好壞已經不是它的賣點。但經過了多年的模仿對手之后,韓國車系中的起亞品牌從2006年開始奠定了它的品牌設計基礎。這個改變就從起亞請來了德國籍的前奧迪首席設計師彼得·希瑞爾擔任品牌設計總監開始。如果不知道彼得·希瑞爾是誰?那他負責設計的新甲殼蟲和奧迪TT相信是無人不知的了。
而彼得·希瑞爾作為品牌設計總監第一步的改變就是創立起亞車系獨一無二的"前臉"。這種當時被稱為"老虎格柵"樣式的中網,首先是出現在2007年誕生的Kee概念車上,而這個簡練而具有明顯識別形狀的設計,也很快在量產的Forte福瑞迪身上看得到。
攝于韓國起亞汽車總部,據聞設計之初就是從這幅老虎畫中得到靈感。
在品牌設計改變之前,沒人能準確說出起亞的家族化標識是什么?長期以來,起亞產品的設計并沒有形成自己固定和具有傳承性的設計語言,甚至同一時代的產品,橫向也很難找到太多共用的元素。除了資深車迷,很少人能夠從遠處就能清楚識別到起亞車型而不會認錯。當然"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建立一整套品牌風格標識肯定要從某一個方面開始。
當然"老虎格柵"的中網在不同類別的起亞車型上也有細節上的調整,就如寶馬1系和7系的雙腎型格柵也不盡相同。福瑞迪身上的初始化設計顯得略微稚嫩,在速邁身上只是對福瑞迪的延續;
秀爾作為起亞新生代的年輕化小車,對于這個中網設計卻有了不一樣的解析。但整個前臉造型風格開始形成自有的風格,整個如概念車的車體設計讓不少人對于韓系小車刮目相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